第二百三十四章:出兵日(1 / 2)

秦歌一曲 老实人12 5379 字 2019-10-03

 接下去的这几天里,一切风平浪静。东骑人办事极快,仅止是两天的时间,就清理出了一处窑洞,入住里面,荫凉一片,竟是叫人再也不想出去了。玄奇安置下了墨家弟子,给引到了一处静窑,这是王良令人给她专门弄的。整个窑洞里还有一点的土腥味,但很快,就有人搬来了香炉子。

刘羲也没有再露面,倒是嬴山出现了。这嬴山左转右绕的,还跑来和玄奇说了一会儿话,见再不能打听到什么,这才去了。玄奇没有问王良,但王良却告诉她了。还是东骑的保密制度闹的。这玩意就是这样,越是不让你知道的事情人往往就越是有好奇心。

不过玄奇却没有如此,她静静的冷眼旁观。就见那些给她们挖地窑的健奴欢声笑语的开始了新的工作。东骑人真是一点也停不下来,他们讲究无论如何也要给自己找事情做,不能让人停散下来。现在,他们正在堆土砌墙,挖地基,种树木,开始修一座名学族学的建筑。

用王良的话说,这里将会是一所学校,今后东骑的孩子正常都是要到里面去学习的。。而墨学就在其中,王良还表示,如果可以,一会就要请玄奇教学一下,对此,玄奇同意了。

直到第三天。

震耳欲聋的建鼓隆隆的敲响。这可不是一般的玩意,按理说,除了战争,很少会敲这样的大鼓。这是早晨,然后却惊动了整个东骑的人。

嬴山跑了出来,他的衣服都不整,看着一个个巡兵游骑出动。感觉不是太多,整个东骑处在一个奇怪的气氛中。他不知道怎么回事,便叫人来问。可东骑有保密制度,普通人怎么可能知道。嬴山当即就要找刘羲,可惜的是刘羲不在,他又去找王良,然而,王良也不在。最后,嬴山要见猗涟。

猗涟却是见他了,当时的猗涟正在和玄奇一起用餐。虽然建鼓惊人,可猗涟却是敦视无睹。便似是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此刻,王良也好,刘羲也罢,他们都在一个地方,校军场。。这个校军场上现在黑压压的站满了人,他们就是东骑苦心训练的四十个伍的两千步兵。

刘羲行两种军制,一种是速成军制,这些人是最近才有的,有越来越多的游侠剑士,还有一些混不下去的盗贼加入了东骑,刘羲把这些人分老编幼,以其青壮打入到巡卫骑兵里面去,是后备军。这样一来,巡逻的任务,就可以从这四十个伍里免去了。

现在的东骑,除了两千给训练的童子军,就是四百多的新加入族军。这些族军都是半牧半兵,不算是真正的士兵,不入军籍。他们分出两股,一部放牧,一部巡逻护卫。

其实现在的东骑外部已经有了一批追随者的秦民在护卫,可刘羲对此还不是很放心,于是在内部这么轻松的情况下就又招了一支巡兵。那话怎么说的,安全第一!

现在东骑真正在册的骑兵只有三十人。不过这三十人每一个人都带着两个仆役兵。也就是说实质上是九十人。。这其实很正常,传说中斯巴达的三百勇士的战果,其实也是建立在六七千底比斯杂牌军的帮助下。事实上,斯巴达人战斗,一向是全员的战力,所有辅助工作都是由别的杂牌军或是他们本国的希洛奴隶做事的。与之不同的是,斯巴达人非常瞧不起这些辅兵,视为贱役,他们甚至无法接受这些辅兵立下战功,有一次斯巴达人在战斗的时候得到了一批希洛人的帮助,可回报的是,斯巴达人把他们引入神庙,再全部杀死。

刘羲可不是这样,他新建的这支骑兵可不是如此的,而是定性为升级制度。比如,一个正选骑兵他会有一个刀的月钱。仆兵是没有钱的。但战斗过后,仆兵如果立下战功,由其侍主承认,就会得到正选兵的资格和待遇。而正选兵的待遇是可以想知的。不说一个正选骑兵可以得到两个仆役,这两仆役还是由部族认养,同时他们还有获得战利品的资格。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蒙古人成吉思汗的堀起就在于他对战利品的分配制度。。当时的草原部族和战国时的草原是一样的,打仗什么的是一会事,可战利品,绝对是全部归于主人,部族主人会依自己的心愿把它们分赏下去,但事实上谁都知道,有几个人不贪心,会真正的把财宝往下分赏?在古时候,对于士兵来说,薪俸是很少的,大多数士兵只管饭而没有食物。

比如赵国和魏国等大号的战国,他们就是如此,他们有的时候会故意把自己军队里的国人清除出去,换上戎人,然而仍报着国人的名字。这样一来,戎人会得到国人的身份,而军官上级会得到他们的薪饷,但戎人还是没有钱拿!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士兵如何会打仗?其关键的原因就在于战利品的分配上。

赵国李牧其实就是如此,他规定,战利品一律由军中士卒自行分配,他只要十分之一!

这当然是违反国法的。在汉朝的时候,汉军和匈奴大战,缴获的东西牛马羊帐篷什么的多不计数,马就算了,全充军了。。但那并不足用,因为匈奴人会先一步骑走马,而战马来说,对汉人的消耗也太大了。所以多以牛羊为主,这也是一笔想不到的巨大财富。

可要面子和不知柴米贵的武帝盲听儒学者的话,在开始把这些东西当垃圾一样堆积在一边,然后当有敌来降,他就把这一切全还回去!以示仁德!换句话说,汉武帝打仗,傻bb的不要战利品,并且,他不要不是给士兵,而是还回去,还给匈奴人。

刘羲可不是那样的人,他深深的知道士兵的想法,士兵的心思,还有那些社会底层人物的想法。所以,虽然那些仆役兵没有军薪,但可以出战,就意味着他们可以得到战利品。

一百名正选的士兵斗志昂扬。这也是古代战争的一个特色。在古时候,一支军队要打仗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别的,而是士气,那士气一般来说用什么来鼓舞最省钱并最能达到效果?那就是英雄主义的作用。。也就是说要有一个能战敢战的勇士带领!

项羽是怎么起来的?就是靠他个人的武力。吕布是怎么招集到张辽高顺之类的牛b武将的?要知道,他只是一个贱户出身,他的身上还有胡族的血统,可就是因为他的武力名扬天下。大英雄冉闵在几临绝境的情况下,仍是有人愿意跟随他,哪怕当时的人都知道这是一条死路。

无它,英雄作用耳。这也是当年吴王阖闾之所以不惜一切的谋刺了庆忌的原因。庆忌不死,吴国不宁!他阖闾的位子就不会坐稳。

虽然刘羲的部族兵少,可息虎也好,十五也罢,他们都是知道刘羲厉害的。这就是一种盲目的迷信。也许一般人很难理解这些人为何对出征义渠信心十足,但这一点就和我们到现在也不明白为什么一些轮子功那么假牙,却偏偏有大把人相信的原因,那种迷信甚至影响到了他们的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