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系统还能这么玩(1 / 2)

 打球十分钟,聊球半小时,李颜跟丁教坐着讨论了许久,衣服都干透了。</p>

“所以有些技术动作做不出来,本质上是一直处于被动,根本没法到位。”李颜开始总结,“好身体固然可以强硬扭转,但没有带脑子打球也只是事倍功半。”</p>

“别光纸上谈兵,志远,一起过来,我们以实战讲解球场上的针对战术。”</p>

教到天才学生,其实老师真的也会很开心。</p>

林志远其实听得也很兴奋,这些东西他也能理解,颇有“人在地上躺,球技心中涨”的兴奋。</p>

结果一上场就被打回原形,而打爆他的正是用实操贯彻战术理解的李颜。</p>

“还真有纸上谈兵把打仗给谈明白的?”小胖子又给累到躺倒在地。</p>

这么打球,还真是累啊。李颜清晰地感受着精力的流失,自信心却强了不少。</p>

用脑子打球,上限可高太多了。</p>

临结束了,李颜还顺手带走了一本放在球馆的陈年老书——《论羽毛球战术博弈》。</p>

这本东西放了有几年了,没人看过,一则太过高深玄乎,大部分业余球友压根没到战术博弈的地步;二则看书就能学会打球,实在天方夜谭。</p>

丁教却没有阻止李颜的行为,神奇小子做的事情,不该以常人的角度审视。</p>

知识就是力量,书中自有黄金屋!</p>

李颜被自己“羽毛球提升除了技术就是身体”这个认知的粗浅程度刺激到了,走过一次弯路,钻过一次牛角尖,就绝对不能梅开二度了。</p>

说到底,还是认知不够。</p>

他逐渐意识到,本质上全能加点系统的提升,依托的就是他的认知。</p>

激活一项技能要靠认知,提升一项技能也是靠认知。</p>

打好羽毛球这项运动,还有什么方面的要求?</p>

“你的球速在我眼里慢得很。”</p>

丁教这句话闯进脑海,跟书上的四个字产生联系——“动态视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