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下基层(2 / 2)

移民数量也相差仿佛,但中原区的成绩值得肯定。</p>

根据公司内部汇总的文件,所有大区积存下来的备用粮中,小麦累积十万吨,玉米二十三万吨,大豆十一万吨,红薯干三十万吨。</p>

开垦的土地加起来有九百多万亩,种植的作物以小麦、大豆和玉米为主。</p>

剩下的则是会种植一些红薯和土豆,油菜和花生等经济作物,至于种植白菜、萝卜都属于自主安排了,暂不做统计。</p>

蓄养的牲畜:牛八万多头,羊十八万只,马只有四万多匹,鸡鸭鹅这些家禽也属于自主安排,不在统计之列。</p>

各大产业中农业是占据了最多人口,其中移民十万出头,外加土著七万人,畜牧业占据了三万多移民。</p>

参与种地的十万移民中还有一小部分是幼童,他们在家庭中大都半脱产学习。</p>

学习的成效很低,但是也没有办法,各地严重缺乏师资力量。</p>

……</p>

一行人随意走了一个多小时,就来到了一个小镇。</p>

看着镇子门楼上的“四明镇”,石锦堂来了兴趣。</p>

“这里为何叫做‘四明镇’?”</p>

福桐呵呵一笑,“这里的‘四明’,还是有个典故的。</p>

那时候温泉城安置的移民已经足够多了,大区政府就决议开拓更大范围的定居点。</p>

这时候新来了一批移民,他们为首的四个乃是路上交好,结拜的四兄弟。</p>

因为结拜了,是以把名字都取了一个‘明’字辈。</p>

是以他们定居到此地的时候,就以四个“明”字辈,为镇子取名四明镇了。</p>

这件事我起初并不知道,后来知道后,立刻就以新开定居点,把他们四兄弟拆开了,分割四方。</p>

如今这四明镇只剩下一个老大,赵明堂做镇长。”</p>

听完福桐的举措,石锦堂觉得他处理的不错,这样的地方官值得表扬。</p>

“福区长你这样做的很对,我们治下的平民不能再学清国那样。</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