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冷酷无情(2 / 2)

首辅 煌煌华夏 0 字 1个月前

“明日,寻個时间先跟那邓连三,聊聊。”</p>

陆远吹灭蜡烛,脱衣入眠。</p>

-----------------</p>

“咚!咚!咚!”</p>

尚在睡梦中的陆远被一阵阵鼓声吵醒,睡眼兀自惺忪的时候就见陆林推门走了进来,在身后还有捧着知县官袍冠戴的绿珠。</p>

“怎么了?”</p>

“老爷,有人敲了鸣冤鼓,按大明律,鸣冤鼓响,官必上堂,快更衣吧。”</p>

有百姓敲了鸣冤鼓?</p>

这不是电视剧里才有的内容吗。</p>

百姓有讼报官,到衙门口自有看门的门房询问,如是报官便带到典史处交由典史或者干脆交给刑房处理,根本闹不到知县这里。</p>

等到典史查明情况和知县汇报后,最终拍板决断那一天,知县才会出面,出面也只是宣读结果而已。</p>

鸣冤鼓这东西,压根就是个摆设。</p>

毕竟按照大明律,鸣冤鼓响官必上堂,那老百姓谁家没点鸡毛蒜皮的事,动辄就来敲鸣冤鼓,知县天天啥也不用干了,拴在公堂上坐到死也处理不完民情。</p>

“事实证明,权力过于集中也不是好事。”</p>

陆远一边穿衣一边念叨:“门房都是干什么吃的。”</p>

倒不是陆远官僚不想见百姓,而是他纳闷,鸣冤鼓多少年不见响一次,自己一上任就有人敲鸣冤鼓,门房都是睁眼瞎吗?</p>

就算门房睁眼瞎,就守在鸣冤鼓旁,看守县衙大门的四名衙差总不能都眼瞎吧。</p>

几个人守不住一个鼓,那就说明其中有鬼了。</p>

看来是某些人,一定要自己出面。</p>

会是谁呢?</p>

曹大为还是翟年?</p>

说不好。</p>

带着一脑门心思,陆远换好了官服,随意抹了把脸后,打着哈欠向前堂走,此刻那震耳欲聋的鼓声也已停止,想来是鸣冤之人被带上了堂。</p>

穿过宅门,经左赞政厅便就到了大堂,陆远前面走,陆林在后面就喊了一嗓子。</p>

“县尊坐堂!”</p>

随着这一声,正堂内早已肃立两旁的衙役便手持水火棍齐声喝起了威武。</p>

这一点倒是和电视剧里差不多。</p>

至于为什么要喊威武。</p>

一开始的时候喊的恶无和无恶,两侧交相呼应彼此交叉,声音逐渐就演变成了威武,等到宋朝时,干脆就直接和声喊威武了。</p>

陆远就是在这威武声中走到了知县位置上,在他的左右下方还摆了两张桌子,分别坐了县丞曹大为和主簿文兴盛,至于典史翟年。</p>

正式上堂,他一个吏只配站着。</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