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淳安县的一些情况(2 / 2)

首辅 煌煌华夏 0 字 2个月前

商铺开门做买卖,一天要交二十文钱。</p>

除了这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以外,还有报官钱。</p>

打架斗殴、房屋失火、偷鸡摸狗、邻里纠纷,甭管什么原因吧,只要惊动了官府或者说被巡城的衙差发现,哪怕衙门没‘帮’什么忙,只要出了现场就要收钱。</p>

一次五十文,概不还价。</p>

因此靠着这些,淳安县衙每年的隐性收入便高达三万两。</p>

三班衙差每年发四身衣服、八两银子。</p>

杂役每年发两身衣服、五两银子。</p>

义勇每人发一套布甲和兵器、每年发十两银子。</p>

折算下来,一年下来一千七百人大概要发出去两万四千两。</p>

剩下的六千两,一半作为衙门公费,用于修葺县衙和对上接待,另外一半就是知县、县丞、主簿、教谕、六房吏目等县衙主要官吏们来分了。</p>

一般来说知县、县丞、主簿三人就要分走一半,即一千五百两。</p>

仅此一项就要比俸禄多出十倍不止。</p>

“淳安是福地啊。”</p>

陆远在一群人的簇拥下登上城内小船,望着沿河边上繁华的酒楼、妓院、赌档,同身边的邓连三感慨道:“富裕安宁,不愧是江南宝地,本官在京师三年,常闻国家财税,九成出于江南,此言诚实不虚。”</p>

不善言辞的邓连三并未接话,沉默应对。</p>

陆远笑笑,也不再多言。</p>

小船乘风而行,很快便来到城东,肉眼可见的繁华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破败简陋的矮舍和嘈杂的嚷嚷声。</p>

随处可见的垃圾堆满街头巷尾,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一名名衣衫不整的地痞露天支起了赌桌,亦或是三三两两的成群结伙,讹诈骚扰着过路行人。</p>

偶尔也能看到几名巡逻衙差,可这些衙差的出现并非是为了维系治安,似乎对这里的混乱早已习惯,他们的到来也只是来收钱罢了。</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