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通倭案的背后(2 / 2)

首辅 煌煌华夏 0 字 1个月前

去北京排队!</p>

比如你丁忧前是个正七品的知县,那么你现在开始参与排队,排第第一名,那么当朝廷冒出一个正六品到正七品这区间的官缺时,你直接顶上!</p>

若是冒出了一个正三品的官缺,那就要向下顺延,看看排队的官员中有没有正三品到正四品的丁忧官员。</p>

如果有,就按照排队的先后顺序,直接入替补上。</p>

简单来说,丁忧之后的官员,如果运气好,可以直接提拔一到两级。</p>

这也是陆远要格外照顾淳安当地丁忧官员的原因。</p>

万一冒出个四品、五品,将来丁忧结束再排队到浙江这当个省府官员,那他陆远不就白捡了一份政治资源?</p>

虽然不求上进,但背后的领导多,将来摆烂也舒坦点。</p>

就这般,在陆远的安排下,陆知县在淳安的名声那可是越来越好。</p>

士绅夸、百姓夸、老干部们也夸。</p>

士绅们夸陆远因为带他们赚了钱,老百姓夸陆远因为没了地痞流氓不用再交保护费,老干部们夸陆远尊重懂事,不搞人走茶凉。</p>

整个淳安县,意识形态可谓一片大好。</p>

而等折腾到了年初八,邓连三也给陆远带来了一则好消息。</p>

魏家的老管家魏伯年抓到了!</p>

得知消息的陆远第一时间跑进监牢,连夜提审。</p>

“事已至此,照实坦白吧。”</p>

陆远喝了酒,此刻说起话来酒气熏天:“你也别跟本官来虚的,大年下的,本官也不想给你上大刑,你把实话跟本官说了,本官说不准网开一面。”</p>

“网开一面?”</p>

这魏伯年年近六旬,已是半截身子入土之人,闻言冷笑:“小民乃是守法之民,何须大人网开一面。”</p>

“你看你,一点都不懂的配合。”</p>

陆远频频喝茶压制酒气:“你们魏家通倭的案子,真当衙门没证据吗,左右无非是不想办伱罢了。</p>

你倒不如痛快些说了,你要是照实说呢,无非秋后问斩,你还能再活七八个月,这段时间内,本官保证你活的舒舒服服,该吃吃、该喝喝,大把花银子伺候你。</p>

但你要是不说,看到这监牢里的刑具没,也是天天伺候你,直到把你折腾死为止,魏家已经倒了,人都在严州府衙门里关着,你的生与死已是没人在乎,所以无非是痛快点死还是被折腾死,你自己选。”</p>

魏伯年沉默下来,许久之后才抬头:“不知道大人想知道什么?”</p>

陆远没急着吭声,而是冲外面喊了一嗓子。</p>

“让吴朝云进来。”</p>

吴朝云是淳安县的刑房掌簿,也就是负责刑讼案卷文书的吏目。</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