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分家(2 / 2)

首辅 煌煌华夏 0 字 2个月前

品轶上,南北两京的六部平级,尚书都是正二品。</p>

权力的划分上,南直隶、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广等省的财政税收、官员任命、国防建设、户口统计、社会管理、律法执行都由南京六部实施国家公权力,压根不需要向北京六部汇报,只需要向内阁、向皇帝汇报即可。</p>

而对南京六部九卿的任命内阁也无权插手,只有举荐权,任命权只能由皇帝钦点钦定。</p>

因此如果不考虑皇帝这一个凌驾国家体系的单独个体,那明朝时期的中国就是两个国家,只不过并行一套法律(大明律)一套国策(税收徭役)罢了。</p>

陆远身为严党之人,赵文华欲要提拔也需要和南京吏部打招呼,是南京吏部同意陆远才升官,如果南京吏部不同意,那北京吏部说话等于放屁。</p>

弄清楚了这一点便清楚了陆远这个南京户部右侍郎的含金量。</p>

‘南明’这个‘国家’的财政部、民政部、中央银行三位一体的三把手。</p>

从此之后能够领导陆远的只有嘉靖皇帝和内阁,他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代行皇权和国家权力,属于是一步迈入了‘高级干部’序列,成为皇管干部。</p>

但对此,陆远并不高兴。</p>

他给自己的人生做了很多的规划,最大的计划就是‘挟洋自重’,靠着浙江背靠大海的优势,利用自己对未来格局的提前认知来进行布局,一步步摆脱自身严党的身份,好在十几年后严党倒台的时候独善其身。</p>

可他再多的计划也赶不上时局的变化,这就是现实。</p>

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人生做规划,可现实的发展永远不会按照规划去进行,嘉靖皇帝的一道圣旨完全粉碎了陆远的所有打算。</p>

他成了大明朝的高级官员,从此走上权力中心的政治舞台,一举一动都将直接在嘉靖和严嵩的眼皮子底下进行。</p>

所以这对于陆远来说不是好事,反而是天大的祸事。</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