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第二次北京保卫战(下)(2 / 2)

首辅 煌煌华夏 0 字 2个月前

“是啊皇上,万不可啊。”</p>

这可是战争赔款,一旦真让嘉靖准了,那在座的所有人都要被钉上历史耻辱柱,因此纷纷跳出来反对。</p>

徐阶随后言道:“可遣使往赴敌营,准其通商之款,令其速退。”</p>

丁汝夔附和道:“正所谓互相为害不能杀绝斩尽,故不如和好往来买卖通贡,臣也觉得答应俺答第二条作为议和撤兵是可行的。”</p>

“对,臣附议。”</p>

“臣也附议。”</p>

画风转的飞快,刚才还研究着是打是和,现在瞬间就全部统一口径,只要不给战争赔款,开边市议和。</p>

至于俺答这次侵略犯下的罪孽,算了算了。</p>

嘉靖脸上浮现不易察觉的轻松,正好这时候技能的冷却时间也结束了,故而屁股向后挪了挪。</p>

“既然众卿家都是如此决议,那朕不能一意孤行,就依众卿所言,遣使议和吧。”</p>

几人深感无奈,还是起身施礼。</p>

“是,臣等遵旨告退。”</p>

大明没有同意战争赔款,只准了开边市通商一条,这个条件显然并没有让俺答满意。</p>

七月十八日和谈宣布破裂,俺答部移师北向开始猛攻巩华城,继而攻诸帝陵寝,显然俺答是打算把老朱家葬在这的历代皇帝坟给刨掉,扛着尸体来威胁嘉靖答应他的条件。</p>

祖宗陵寝被挖这种事谁也受不了,嘉靖再不愿也只能下旨仇鸾,命其节制各路兵马,阻击俺答。</p>

八月十八,陕甘、山东兵陆续抵至北京,时仇鸾麾下已有大军二十余万,俺答不敌,乃寻路白羊口逃脱,猛攻数日无果后撤回昌平,仇鸾以为有机可乘,亲率中军追赶,两军战于天寿山,仇鸾兵败失利,只得眼睁睁看着俺答循潮河川而上,率众仍由古北口离开大明。</p>

此次北京保卫战前后持续时间极短,自六月三十日俺答部入关至八月十八日撤退,前后仅五十余日,是役,明军共伤亡三万余人,俺答部伤亡万余,从战果上来看,明军的损失远大于俺答,但考虑到明军军队中存在的空饷情况,真实情况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p>

从军事层面来说,大明朝打了一场没有赢也也没有输的仗,说没赢因为战果损失远大于入侵的俺答,说没输因为守住了北京。</p>

而从政治层面上,大明朝也没输,因为这一次战争,明王朝并没有签下任何丧权辱国的条款,即使是开市互贸,也是在俺答退出长城后重修国书,嘉靖方才同意,和之前的议和在本质上有着天壤之别。</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