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我必为汉鬼,不为吴臣矣(2 / 2)

糜竺眉头舒展:“若只有联名信,未必能达成阿乔想要的效果;我以为,阿乔还得再给军师去信。既然要动荆州的人事,阿乔也得提出些人事建言。”</p>

潘濬是荆州治中,能在这个位置待几年的潘濬,也不是轻易能调走的。</p>

荆州治中职责重大,调走潘濬就得委任一個跟潘濬的能力和名望相差无几的贤才。</p>

诸葛乔略微沉思,遂又看向糜竺:“糜将军久随左将军,对荆州和西川的贤才颇为熟悉,不知可有替代潘濬的人选?”</p>

替代潘濬的人选,诸葛乔内心其实也有考虑的,但这些人选,诸葛乔是不能先提出来的。</p>

原因也很简单。</p>

诸葛乔在西川待的时间也不长,对刘备麾下的贤士大部分只知其名不知其人,又如何建言举荐?</p>

就拿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马良来说,诸葛乔跟马良都只是点头之交。</p>

总不能给诸葛亮去信来一句“我听说某某某有大才,请将某某某派来荆州助我”,若真这样说,诸葛亮都得怀疑信的真假了。</p>

可有糜竺的举荐,那就不同了!</p>

糜竺沉吟道:“我有四个人选,零陵人蒋琬,襄阳人向朗,襄阳人马良,南阳人陈震。”</p>

“蒋琬曾为广都县长,曾因不理政务日夜宿醉而被主公责罚,军师谏道‘蒋琬是社稷之器,而非百里之才,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p>

“向朗曾督领秭归、夷道、巫山、夷陵四县的军政民事,主公入主益州后,以向朗为巴郡太守,又改为牂牁太守,但年初又被调回了成都。”</p>

“马良曾为荆州从事,颇有才名,如今又被征召为左将军掾,为人忠贞良实。因为眉中有白毛,乡里人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