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 请援(2 / 2)

所以要应对鬼子的优势炮火的炮击,还是咱们之前讨论的法子:</p>

一方面要提前将百姓和物资利用咱们这段时间在徐庄内部挖设的地道转移走,另一方面,还得给小鬼子做足咱们物资和人员都留在徐庄内部的假象。”</p>

利用坑道工事在徐庄对付日军,这是在两周前宋时杰就和团长老程汇报过的战术思想。</p>

当时程康,王大山,宋时杰,李云龙,孔捷几人经过讨论之后,认为此计的确可行。</p>

程康也十分认同,面对日军主力的进攻,即便部队要从徐庄撤离,在撤离之前利用坑道战术痛击日寇也是很有必要的。</p>

为此,宋时杰还特别为大家准备了一份地道构造图。</p>

要说地道战,那是源于八路军冀中根据地方面地势平缓,缺少山地,而无法依托地形地势进行游击战的弊端环境下,这才应运而生的战术。</p>

后来逐渐运用,发展到巅峰。</p>

当下时期,地道战术还没有彻底普及开来,在老程,李云龙这些红军老干部们的战术思想之中,更愿意将其称之为坑道战术。</p>

直到宋时杰将自己所画的地道构造图的草图拿出。</p>

毕竟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后世老兵,他虽然没有系统专业的学习过地道战术,但是听的多了,看的多了,耳濡目染之下,画一份徐庄作战所需的地道工事图还是可以的。</p>

只见其所画的草图上,隐秘而又结实,深挖两三米,足以防炮防空的一条条地道,延伸在整个徐庄的地面之下。</p>

而且并非只是简单的一条条通道,各通道的形状,连通的方向,彼此接通的方式,竟也有不同,不少区域还有宋时杰特别标注的名字。</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