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朱氏为天子(2 / 2)

给个锤子!</p>

宣徽使景务修打开笼子将鹦鹉抓了出来,没等扑棱几下便一把便将其活活掐死。</p>

打量着那张狰狞的老脸,李晔心下顿时一哆嗦。</p>

西门重遂喝了口蜜水,心情略微舒缓,很默契的跳到了下一个话题:“朱全忠奏请移镇时溥,以宰相出守徐州。”</p>

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目光落在刘崇望身上,直勾勾地看着。这老东西在朝堂威望太高,他一直在找机会,以相对温和能服众的方式将其外放。</p>

“此事,恐怕不行。”李晔打量着西门重遂的脸色,字斟句酌道:“徐州,非时溥不能镇。”</p>

徐州,号武宁军,中原大镇也,自元和年间李愬担任节度使以来,实力日益强悍。攻讨河朔屡立功勋,对强藩有天然的心理优势,一直是防遏河北贼人的中坚力量。</p>

如今带甲之士十万,累与汴人野战,杀伤颇多,令朱全忠咬牙切齿,一直在设法瓦解徐州。而所谓移镇,让朝廷派宰相代替现任节度使时溥出守,朱全忠当然没安好意。徐卒蛮横不下魏博,早年银刀牙军作乱,让宣宗头疼不已。时溥镇得住这帮鸟人是因为征战多年,在军中建立了赏罚威望。朝廷派去的人光杆司令一个,又没功绩,靠权谋何用?能管的住吗。</p>

一句话说,徐卒能跟汴人扳手腕,打得朱全忠灰头土脸,如此骄横师旅休说文臣,让李克用单枪匹马去赴任也是一回事。须知现在不是百年前了,好吧,百年前也时常就有大臣到镇没几天就被武夫杀了的事……很多,很多。</p>

朱全忠这么做,摆明了就是要瓦解徐州。</p>

没了时溥统领大局,一盘散沙的徐卒再是凶悍又如何?</p>

杜让能适时说道:“圣人说的没错。如今时司空与朱全忠鏖战方酣,兖、郓二镇与司空同仇敌忾,共抗强敌,数次发兵攻杀全忠侧翼,救徐州之急。李克用亦用兵于魏,幽州刘仁恭也亲率十万大军南伐成德,攻击汴人附从。时司空未到山穷水尽,如何会奉诏移镇?”</p>

老头的意思很清楚。</p>

现在河南河北各镇都在增援时溥,共抗强敌朱全忠。不到走投无路,得是有多蠢才会自废武功弃军走人?</p>

“太尉所言,理所固然。”左军中尉刘景宣接过话茬,沉吟道:“但察全忠之意,不过是让朝廷下一诏,褫夺时司空官职,以削司空威权。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较之授盐铁使、淄青三镇旌节,此事正宜。今全忠为刀俎,吾属为砧板鱼肉,为之奈何?愿公等明断。”</p>

这也不能给,那也不能给,朱全忠岂能罢休?总得扔块肉打发了这饿狼吧。</p>

但是李晔分析后,发现如果真这么干——下诏褫夺时溥官职,又会钻进朱温的圈套。</p>

很简单。</p>

黄巢死于狼虎谷,时溥有献首之功,且累年进奉不绝,事大宗甚恭。朝廷如此但观强弱,不计是非,害无罪之人,岂不令忠志寒心?这让天下人怎么看皇帝。如果我有事天子都不能为我主持公道,那我为什么还要向天子进贡?当忠臣何用?我为什么不直接向朱温称臣上供?</p>

简而言之,这是要籍此再打击一下朝廷剩不多的威权,使那些还算恭顺诸侯失去对天下共主仅存的一点信任。</p>

众人亦是沉默不言,中官们也不傻。</p>

摆三个火坑让你选一个跳。</p>

不想玩火自焚?那朱全忠下次给你准备蛇坑。</p>

这朱全忠,可真他妈的能折腾啊!</p>

良久,尚书李溪叹气道:“先遣使徐州与时司空交涉吧。司空若愿意入朝,圣人当以太傅授之,千金买马骨,以安藩臣心。这样,朱全忠那边也能有个交代。若实在情势所迫,时司空无法离镇,朝廷也只能挥泪断臂,以求自保了。”</p>

“理应如此。”西门重遂不知在想些什么,魂不守舍的应道。</p>

“北司得加强练兵了。”事势至此,强敌环伺,朝廷迫切需要一支忠诚能战的军队自保。怨天尤人是没用的,手上有兵才是王道。杜让能收摄心神,看向中官们:“年前北司遣使赴关东、朔方、陇右各地买马募兵,进展如何了?吾也好筹备粮饷、军衣、营地、甲仗、住宅。”</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