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汴王非高王(2 / 2)

他现在开始期待西门重遂组建的英武、保国、龙捷三部新军了,何时让朝廷也扬眉吐气一番!</p>

“说要熬一熬他的火候,差不多了。”</p>

屏风后,敬翔起身,这才跟刚知道宰相来似的,大步从屏风后走出,一面拱手致礼,一面笑意盈盈地告罪:“庶务繁忙,劳师长久等,恕罪。”</p>

杜让能也只当不知,开门见山道:“汴王所请三事,麟德殿朝会已有了定论。”</p>

“哦?”敬翔在对面盘腿坐下,给杜让能换了一盅热茶。</p>

“盐铁使、淄青三镇之授,皆以不可。”杜让能面色平静,说着,搬出李克用挡箭:“须知梁晋失和,仇深难解,若得知朝廷授全忠此职,必对天子心生怨愤。此中难处,愿汴王审之。”</p>

“这……”敬翔难为情道:“大王降重任于我……”</p>

汴王拿钱让他来京城办事,现在他空着手就回去,怎么交差?</p>

“这两件事,汴王再是有其他想法,也绝无转圜容情之处。”杜让能心里快速地盘算了一下,又道:“圣人坚决,言若一定索要,则非用兵不可,从孝武帝之讨高欢。”</p>

玉石俱焚?</p>

敬翔脸色沉了下去,小看了圣人!</p>

不过从他的行事风格来看,确实是孝武那一类皇帝。讨李克用、讨西川,盖明知不可敌而为之,跟孝武帝冒死讨高欢有什么区别?但唐业虽然日渐式微,但号召力比尔朱荣之后的元魏要强,三百年人心尚未完全消散,而汴王的根基也还不如高欢那样稳固。</p>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p>

汴王以五百人之势至于今日拥兵十余万,成钟鸣鼎食之家,背靠的就是尊王攘夷的大旗。</p>

人不能逆势而为,人心向背就是大势。汴王得到了军心,但离争取到人心还有很长的路。</p>

黄巢、秦宗权殷鉴,尚不久矣。</p>

此番回去须得好好劝谏汴王:专注根本,不能操之过急。</p>

“圣人之心,下官已具知。”</p>

敬翔很快做出了判断,和颜悦色道:“请转告圣人,汴王绝非高王。”</p>

“甚好。”杜让能心不在焉地点点头。</p>

财政紧迫不但朝廷,也是每一个藩镇都要面对的难题。</p>

王仙芝以来,兵连祸结二十余年。东至幽齐,北越云中,南到福建,西跨灵塞,无一处净土。武人厮杀不宁,百姓无法耕作。去年李克用攻成德,因粮草不济,河东军生啖赵人尸体,李克用不能制,连夜退回晋阳。</p>

蜀中武夫将百姓掳到军中,当成财货拿去卖。</p>

福建的王绪缺粮,部下饿昏了头,又对家人下不了手,便互相交换妻儿,易家人而食……</p>

汴人与兖、郓、青、徐交战,经常发生一方半夜派军汉去割麦打稻子,结果与蹲在麦丛里的守军打起来。</p>

现实的钱粮问题解决不了,圣人这个天下共主就很难当,蛮横的中官也只得夹起尾巴做人。</p>

生产恢复不了,朱全忠再想装忠臣,手底下十几万人马的赏赐吃喝一旦出现危机,又能装多久?</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