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2 / 2)

这就是大唐“特色”。</p>

自穿越过来,李晔的心态也是在一次次乱象中逐渐发生变化。</p>

辱骂大宋,质疑大宋,理解大宋……早晚有一天,少不得还要成为大宋、超越大宋。</p>

因此,对于南衙北司关于新军制度的规定,他并未参言。</p>

大体方略就这样了:在残酷打压暴力的基础上再对新军有限度的好。走朱全忠、杨行密、李克用的路,让他们无路可走。</p>

除此以外,考虑到威信,李晔还决定今后不定时的多到军营阅兵,再辅以其他方法逐渐增强军队对朝廷和天子的向心力。如今风雨飘摇,西门重遂和中官也不会多反对,因为这些新军名义上是为天子效力,这是中官们控制军队的理论基础之一。</p>

天子在军中有了一定威信,武人对天子有了敬畏,有利于宦官更好的控制禁军。</p>

不过,这也会让宦官们感受到压力。</p>

盖因如果天子在军中的影响力盖过了宦官,那敏感的宦官就会担心失去军队,害怕被他们长期控制、虐待的天子伺机报复。</p>

所以可以预见的是,西门重遂之辈还会继续加强对新军的控制。</p>

这是一个合则两利斗则两伤的长期角力。</p>

慢慢来吧。</p>

他才二十来岁的年龄。</p>

好好保重说不定还能和柴荣、赵大谈谈怎么降服武夫呢。</p>

“你们且去吧。”收敛心神,李晔摆手道。</p>

“谨喏。”将领们依次徐徐告退。</p>

王从训也转身跟着众人离去,却被赵氏拉住袖子,道:“你留下,圣人有话给你说。”</p>

等人走完,圣人沿着麟德殿的方向漫步而去,两人尾缀而行。</p>

“从训,知道汉昭烈皇帝么?”</p>

王从训疑惑不解,不明白圣人为什么突然问起他这个,想想道:“略有所知。姓刘,讳备,汉宗室后也。以贫贱致于万乘,据巴蜀而抗中原,实真主也。”</p>

“好。”李晔倒是意外了,继续循循善诱道:“那你认为他凭什么以贫贱致于万乘?”</p>

王从训不假思索:“先主性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臣事天威军时听幕府说过,以此劝谏大帅少杀戮……”</p>

说到这,他顿住了,揣摩起圣人的用意。</p>

圣人也停下脚步,回过头目光灼灼地看着他严肃的说道:“先主因之以成王业,而他的大将桓侯张飞因暴而无恩,死于小人之手。那日我来英武军检阅,看你对亲兵动辄挞伐,威胁杀戮。须知,杀人者人恒杀之。一味杀戮是没用的,要比杀人凶狠,秦宗权百倍于你,今安在?”</p>

王从训脸色一下变得僵硬,黑着脸道:“这些贼胚,不杀何以制之!”</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