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2 / 2)

交给其他武夫早晚也要被恶劣的积习所堕落。</p>

“圣人赐军号,侍卫亲军义从都!”王从训瞪着曹维,喊道:“城外那几百农夫也归你管了。”</p>

“遵命。”曹维再次朝圣人拜倒。</p>

英武军节度判官见状,道:“且随我去配发甲胄、粮食、草、豆料、兵器。”</p>

初八,先锋斩击使李彦真亦遣斥候回报,在武亭川击溃邠宁溃兵数百。</p>

李晔放弃辒辌车,身披步兵甲领兵于是日正午进入武亭川。</p>

武亭川也是很出名的地方了。</p>

兴元年,行在都知兵马使浑瑊领蕃汉之师在武亭川与朱泚叛军野战,大败叛军,斩首万余,彻底粉碎了叛军企图杀害德宗的战略动机,随后与鄜坊、京畿、渭北、商华副元帅李晟部东西遥相呼应,形成包围长安、聚歼秦帝朱泚主力之势。</p>

“君不见,社稷大崩摧,至今犹思郭子仪。”有文臣兴来感慨。</p>

再次走在这条道上,李晔思绪良多。</p>

广明元年,田令孜拥帝播越西蜀,彼时李某人还跟在皇兄身边厮混,当着一个禁军都头,担任皇兄的保镖。因无坐骑,过武亭川时扭伤了脚,走到斜谷就走不动了。向田阿父借马不得,反被当众鞭打,闹得全军哄笑,成为多年传说。</p>

不知不觉间,如今十二年过去。</p>

当年走在这条路上的皇兄、田令孜都已化作尘土。</p>

“好烂的路。”望着坑坑包包的古直道,王从训甩着鞭子,嗤笑道:“李茂贞这帮人连路都不想修,可见其困难至极,还敢造反?”</p>

“可不敢大意。”圣人望着河水对岸,沉声道:“过河五十里就是岐阳县,应有乱军盘踞。”</p>

“你!”</p>

王从训马鞭一指:“王绍戎,带着你的人渡河斥候,捕杀岐、邠两镇的哨马。我军一万一千余人,侦查范围当在三十里之外,如有敌军趁我渡河而击,烧起山火。”</p>

“如无,从速来报。”</p>

“喏!”被称作王绍戎的武夫抱拳领命。</p>

英武军大队则在原地盘坐休息,进食喝水,以应对接下来可能爆发在河对岸的战斗。军官们走来走去,让匹夫们吃完干粮将放在车上的兵甲赶紧穿佩好。</p>

圣人在旁边听着,默默记住——遇到河水不可贸渡,须先遣斥候过河确认对面状况,防止被渡河而击。</p>

那个画面连李晔这个外行都能想象,管你多能打的部队,别挣扎了,等死吧!</p>

这边。</p>

龙捷军使刘仙缘也大声喝骂,组织骑士观察水深,从浅滩处分批有序过河。遇到动作慢的军士,当头就是两刀背。</p>

“为何骑卒先过河?”圣人拍了拍王从训,小声询问道。</p>

“是为掩护步军大队。”王从训解释道:“骑卒过河快,上岸后可迅速扩散,拉网驱赶捕杀敌军游奕使麾下的斥候。若有敌军列阵而来,看到骑卒也就会停下,整理队伍迎战。”</p>

李晔点了点头,又学到一招。</p>

这些看似很简单的常识,李晔自问单独领军指挥不一定会考虑到。</p>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p>

看着大队骑卒铺天盖地的按马涉水,河面水花迸溅,李晔莫名其妙有点激动。那是一种混着刺激、兴奋、好奇、残暴的种种复合感觉,一种来自于动物的厮杀本能。</p>

黄昏时分,十将王绍戎部下斥候陆续返回至这岸——在岐阳县发现大股敌军踪迹。</p>

只不过守军不是岐人。</p>

现在盘踞在此的是邠镇牙将武熊,城外筑有小军寨八座。</p>

到底有兵多少,无法查证……</p>

不过,王从训再三询问各路斥候的消息后,根据回报的车马、旗帜、军寨、烽烟数量反复对比,估计敌军大概在三千人至五千之间。</p>

李晔想了想,与门下刘公的情报也对得上。</p>

自称留后的李继侃被牙将所杀,李茂贞一路退保大震关。王行瑜拢共也就两万余兵马,他既然要追杀李茂贞父子,就不可能在这留下太多人。</p>

十将王绍戎重点说道:“邠师据岐阳已久,百姓无耕稼,男女饿倚墙壁间,邠师日杀数百。城外有石舂巨磨十余座,生纳人于碎之,合骨而食。可一战而下!”</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