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真金不怕火炼(2 / 2)

我叔宋太宗 吴老狼 0 字 1个月前

赵德昭在这点上小看了自己的便宜二叔,很清楚不肖侄子的缺德办法其实非常公平,自己那位正在拼命抬高文臣地位的皇兄肯定会毫不犹豫的答应,所以赵光义连眼皮都没有眨一下,马上就说道:“不必了,糊名阅卷公平公正,对朝廷和考生而言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本王同意这么做。将来皇兄如果过问,不管有什么责任都由本王担着。”</p>

见赵光义都已经带头支持赵德昭的决定,王贻孙和杨昭俭等人也没有胆量对抗赵家叔侄的难得联手,全都表态同意了赵德昭的这个反作弊手法,赵光义也这才在心里嘀咕了一句,“又想去皇兄面前出风头,做梦!”</p>

顺利逼迫几个副主考同意了自己的主张后,赵德昭当然是马上请自己的亲舅舅贺怀浦帮忙,让他率领禁军士卒用白纸糊上考生名字,结果贺怀浦倒也没有吹牛,虽然这一科的考生足足有一千多人,然而在禁军士卒的共同努力下,在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里,所有的考卷还是全部糊上了名字,重新放到了赵德昭和赵光义等人面前。</p>

尽管在此之前赵匡胤并没有要求连夜审卷,事实上负责这次省试的赵德昭也没要求其他的副主考继续加班加点,然而在赵光义的亲口要求下,房间里还是马上点起了数十支蜡烛,将房间照得亮如白昼,接着赵光义和杨昭俭等人不顾监考疲惫,又毫不犹豫的开始了审阅考卷。</p>

事情关系到自己的伯乐美名,为了不给缺德侄子故意捣乱的机会,赵光义当然是强行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一边大口喝着浓茶,一边仔细阅读手中考卷,努力寻找可能是柴成务写成的答卷,然而在无意中看到缺德侄子时,赵光义却鼻子差点没有气歪了……</p>

数十支蜡烛的火焰照耀中,同为副主考的赵德昭不仅象赵光义坐在桌旁辛苦审稿,还大模大样的躺到了靠墙的床榻上,用宽大袖子蒙住了眼睛鼾声大睡,而在赵德昭的位置上,则是梁周翰一边打着呵欠,一边在随意翻看着答卷,半点都不象赵光义等人这么专心致志,努力用功。</p>

见此情景,赵光义除了心中窝火以外,也悄悄的放下了一些心来,知道缺德侄子对于审卷如此漫不经心,很可能是并没有把这件事上过于放在心上,也不大可能故意和自己为难,强行推出一个考生和自己的得意门生柴成务唱对台戏。</p>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坐在旁边的王怙突然咳嗽了一声,将一份答卷递到了赵光义的面前,神情疲倦的强笑道:“王爷,你看看这份考卷如何?下官不才,觉得这份考卷不管是试问和策问,还是命题诗词,在众多考卷中都算得上是出类拔萃,有资格位列三甲,就是不知道王爷的意下如何?”</p>

说着,王怙还向赵光义使了一个眼色,赵光义心领神会,知道王怙肯定是发现了疑似为柴成务的考卷才故意如此,便也赶紧接过了那份考卷细看,结果仅仅只是看得一眼,赵光义就顿时心中暗喜,原来这张考卷之上的字迹,竟然和他的得意门生柴成务一样,都是标准工整得犹如雕刻而成的蝇头小楷。</p>

这时候,杨昭俭也已经心领神会的起身,走到了旁边共看这份答卷,然后也果然是真金不怕火炼,细看内容之后,赵光义很快又惊喜的发现这张答卷确实是非同一般的与众不同,在众多已经通过审核的考卷中都可以算得上是鹤立鸡群,赵光义的心里也顿时得出结论,暗道:“错不了,肯定是柴成务的答卷!”</p>

“王爷,下官也觉得这份考卷非常之好,有角逐三甲的实力,不知道你以为如何?”杨昭俭开口,一边承认这份试卷确实优秀,一边小心翼翼的试探赵光义的回应——到底是不是你门生柴成务的答卷?是的话,我可就要推荐写出这张答卷的人当本科状元了。</p>

看了看糊住名字的白纸,赵光义当然有一种想把白纸撕去的强烈冲动,可是看到梁周翰在一边打呵欠一边看着自己,王贻孙不动声色的用眼角偷瞄自己,还有贺怀浦父子在旁边虎视眈眈,赵光义不得不打消了这个念头,又一横心才说道:“不错,这份答卷确实非常之好,不仅可以位列三甲,还应当成为头名状元!”</p>

还道赵光义已经确认这份考卷是柴成务的,杨昭俭和王怙当然是马上高举双手赞同,王贻孙则不动声色的讨过卷子,与呵欠连天的梁周翰一起同看。</p>

还是那句话,真金不怕火炼,细看之后,差点成为皇帝秘书的梁周翰也大点其头,同样认为这张卷子的主人有资格成为头名状元,王贻孙则是提心吊胆,好半天才硬着头皮说道:“不知道大王是什么意思?”</p>

“我问他。”</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