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神无外物(2 / 2)

光锥外的风筝 苁光 0 字 1个月前

...</p>

这些阿努都可以理解,现在让他费解的还是世界的形状。</p>

世界的诞生似乎是由源声之波的震荡,与宇宙墙里的震荡共同作用,使物质在震荡中因为密度质量等因素分层形成如今的气泡世界模样。</p>

最致密的部分,也是最重的部分,成了世界之核,也在世界的最中心位置。这很符合引力的作用,符合环月世界星体的形成过程原理。</p>

然而核心之外,理论上中间层应该是同样致密,只是轻盈一些的中间层,却不是这样的构成。</p>

这里的大量物质反而被排空了。</p>

也因为这样理论的错误,才会有气泡世界,让文明有诞生的机会。</p>

事实反证理论失败,这很正常。</p>

继续推测,也有个很简单的解释就可以补足原理论的漏洞。</p>

那就是核心的源声之波,在核心依靠着质量产生引力拉着墙内的物质往里面靠拢时,源声之波发挥相反的作用。它振动的力量又推着高质量的物质无法靠的太近,而超高质量的物质反而会突破它的斥力场,聚集到它附近形成星核,即世界核心。</p>

这样就能完美解释,宇宙墙里为什么会出现气泡?空气也是物质,绝大多数的气体,都可以通过压缩变成固体,大气的压强无法托起围住世界的墙。</p>

还有,这些气泡世界的结构为什么都是近似的球形?为什么都是相似的双层构造?</p>

都可以通过上面的理论解释。</p>

但这些,依然只是阿努的猜测。</p>

......</p>

象征着他为神而不是人的最大区别,在于之前所提到的生命形式的差别,与维度上差别。</p>

这两者。</p>

前者已经透过意识蚁群,‘心脏’这一道源声之波,甚至是构建承载主人格意识的身体,三者平行而且有一定独立性,这也是集群意识生命形式的一种体现。</p>

高纬度的体现,则相对比较隐晦。</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