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1章 倒霉巡抚于成龙(2 / 2)

因为,他这个巡抚是一个倒霉蛋巡抚。

不只是他,刚刚上任的贵州巡抚张家玉,同样也是个倒霉蛋。

他俩可以说,是有史以来,云南,贵州,最倒霉的两个封疆大吏了。

此时,扫了眼这户热情洋溢的农户家里,仓库里装满了新收在谷子的一口口大缸,又看了眼,那个拾掇的干净又仔细的农妇,正不停操纵着织布的织布机织布。

于成龙的目光又向前望去,但只见到,院子里也收拾的格外干净,黄土地上,两侧是大片的菜园子,一侧牛棚里,一头大水牛养的是油光水滑,悠闲的吃着草。

而院内的道路上,铺了层新黄土,显得格外干净。

院墙的篱笆边,木门那还躺着一条大黄狗,正吐着舌头,懒洋洋的在晒着太阳,后院还能传出来一阵阵二师兄的哼哼声。

除此之外,院落的四周,还种着的一圈桑树,这些桑树,也长的格外茁壮,为农妇养蚕缫丝,提供了原材料。

而家门外,则还有一大群小儿,正追逐嬉戏,脸上皆挂着天真的微笑。

好一派小农田园的美好景像啊,如果是让那些个死读经义,一直接受儒家思想教诲,只会些假大空的虚话腐儒们看到这一幕,他们准保满意的直点头。

因为这样的场面,就是他们心中,理想社会应该有的场景。

在他们看来,天下的百姓,就应该在这样的田园耕作,而这样的小农田园,也是一种相当不错的经济模式,如果能一直这么过下去,是最好的。

如果不能,那就没有办法,只能喊几句哀民生之多艰了……

而此时,在于成龙打量着这户农户家时,见他的眉头越皱越深,脸越来越黑。

一侧地方官不由的有些战战兢兢——他可是素闻于成龙的大名。

于成龙可是有于阎王的外号啊。

这样的阎王官,脸都黑成了这样?

那得有多不满意?

自己还能落得好?

只见到这个绿袍子的县官,苦着脸道。

“抚台,这可都是真的农户,没有半点虚假,下官也不过是让人提前洒扫了一下庭院,收拾了一下家当罢了,谷仓里的米,仓房的农具,后院的猪,前院的牛啊狗啊,都是真的,绝无半点虚假……”

“本官清楚!”

于成龙板着脸道,但脸上的表现却有些丝毫的缓和——正因为清楚这一点,正因为他没有弄虚做假,于成龙才担忧!

因为,这代表着这些百姓,在大顺退走云南之初,日子过的是极好的。

这就是问题了——在大顺过的这么好,要是在他于成龙手底下,过的日子差了,那他于成龙这个大清官,名声还不得臭了大街?

将来史书又当如何评价?

别的不说,光是云南一省各县的县志,府志里,也少不得要提一提他于成龙这个抚台,在云南一省,干的“好事”吧?

“于抚台,今年云南的百姓,收成不错,是户有余粮,前有狗,后又豚,耕牛农具无一不缺,男耕女织,这样的好日子,您何必如此?这一切,不正证明,我大明朝收复西南,百姓的民生并未受到影响?粉碎了那些个市井间传播的无理谣言?”

这时,一个跟着过来的记者皱眉,一边招呼着,一个大块头的摄影师(这年头摄影师块头得大点,要不然扛不动那么一大堆的设备)进来调整角度摆拍一张照片,一边皱眉朝于成龙发问。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明末之拉上皇帝一起造反更新,第1211章 倒霉巡抚于成龙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