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新的生活(2 / 2)

复唐 寻香帅 0 字 2021-09-21

走的是官道,沿途还有百姓商旅行人。走得太快,会冲撞到平民的。刘冕有点恼火的瞪她一眼,你别尽出馊主意了,安心的在车里坐着吧。</p>

烦哪无聊哪太平公主忿忿的放下车帘,在车内大呼小叫起来。</p>

刘冕暗自好笑。懒得搭理她了。</p>

太平公主没再怎么折腾了。几天以后,大军顺利地到达长安。刘冕亲领大军到长安以北划定的区域驻扎,让中郎将李知士带人送太平公主进了长安城。回到公主府。</p>

太平公主很是有些忿然,知道刘冕是在刻意避她,但也有些无奈。数万双眼睛看着呢。总不至于太过亲妮。于是只好耐心等刘冕先办完军务,再来与她相见。</p>

可是这军务。不见得是那么容易办完的。</p>

大军初到伊始,要扎营下寨停歇人马。又有二万余名新兵要接纳,大小地事情忙得焦头烂额。刘冕在军营里一呆就是十余天,恼得太平公主差点亲自奔到右卫大营里来揪人了。</p>

安顿了人马,刘冕要做的事情仍然很多。一支新组建的军队,可谓百废待兴。亲自办起这些事情来,刘冕方才知道一支军队地统帅不是那好当的。从分拨粮草到制定训练计划,都十分地恼人。尤其是秋冬将至。正是大唐例行的练兵时间。刘冕要赶在此前制定出完整的训练计划。操练大军。</p>

幸得有马敬臣与李知士这两个熟手帮忙,刘冕才不致忙得手忙脚乱。这两人虽然没有特别出色的军事才能。但是对军旅的熟悉程度远胜刘冕,经验丰富。他们给出了一套详细的训练计划,操练五万右卫大军。</p>

刘冕认为,现在该做的就是让右卫走上正轨。日后再慢慢把一些有着自己特色的训练方式加进去。循序渐进地来,方为上策。</p>

至于诸项典章制度与军令地制定与下,则由长史姚崇与张柬之李仙宗等人鼎力相助完成。正如张仁愿所言,姚崇真是一个办事能力极强有主见而且有效率的有为青年。三十余岁地他年富力强,办起事情来雷厉风行效率极高。张柬之六十多岁了,也如年轻人一般精力十足,沉稳老练是他的最大特点。李仙宗虽然只是个年轻的神棍,而且和马敬臣一样有着相同的爱好,但好在办起正事来一丝不苟。刘冕身边有了这样一套文官帮子,也轻松了不少。</p>

数日之后,大小的事务总算料理了一个大概来。刘冕心忖,也是时候让自己和这些将军下属们料理一下家生私事了。</p>

离开洛阳时,刘冕和韦团儿约定,让她一个月以后再来洛阳来相聚。算算时间,现在也差不多该来了。洛阳的老刘宅已经上交给朝廷,如今再回洛阳,得重新安排住所。这些将军们,也要找地方住。总不至于一年到头都窝在军营里,都得有个窝安顿家人才是。</p>

于是,刘冕下令放假,众将军下属们开始轮休。</p>

刘冕带着胡伯乐与祝腾等几个兄弟,一起进了长安城。再回长安时,别有一番不同的感觉。城头上所立的岗哨,全是自己右卫的人马,别有一种安全感,感觉就像是到了自己的地盘一样。</p>

入城之后,刘冕带着众人先到西市找到和韦团儿约定的那间客栈。小丫头果然到了,而且已经住了三四天。看来她也有些心急,提前来了。</p>

见到刘冕,韦团儿欣喜异常。若不是有许多人在场,她都要一把扑进刘冕的怀里了。按刘冕的吩咐。韦团儿只带了鲁有成留下地几名厨师,和她亲近的几个姐妹丫环一起来长安,其他的杂役下人都留在了洛阳。看守旧宅。到了长安当镇守大将军,刘冕身边随时可以带上一堆铁甲卫士,才用不着那些家丁护院了。</p>

在客栈小叙片刻后,刘冕打算先去找到狄仁杰。他已经到长安上任了,找房子地事情还得要他帮忙。三品以上大员,朝廷一般都给安排住所的。这样茫然的在巨大的长安城中找房子,无异于大海捞针。</p>

刘冕来到了皇城太极宫,驻守皇城的虽不是右卫的人。但对刘冕也是久闻大名毕恭毕敬。顺利的进入皇城后,在弘文馆找到了狄仁杰。他正带着一批留守大臣在处理公务。</p>

狄仁杰接到刘冕也挺高兴,二人寒暄毕后直接切入正题。狄仁杰略作寻思而道:刘将军。前日太平公主府上曾派人来给我说了,大将军的宅第由太平公主亲自安排。说刘将军回城之后,可到太平公主府直接找太平公主说起此事。</p>

不必了。刘冕不假思索道。我不想开什么特列,一切按朝廷制度来吧。狄公就按事先拟定地法子。给我安排居所。</p>

狄仁杰会意的微笑:好吧。说来挺巧,刘将军的旧居老宅,前不久腾了出来。那名官员调任到外州去了。刘将军若是愿意,可以重新住回老宅去。若须装簧修检,一切费用由朝廷支付,我也可派将作监地匠人协助刘将军办理这些事情。</p>

如此甚好。重归老宅,刘冕挺高兴的,那就住回老刘宅去</p>

老刘宅虽然远不如洛阳的豪宅恢弘奢华。但也足够居住了。而且那里靠近西市。挺热闹方便地。</p>

狄仁杰马上就委派了几名匠作监的匠人,领着刘冕一起去金光门群贤坊刘家老宅。</p>

重回故地。刘冕颇有感慨。物是人非,刘仁轨已经不在了,至今仍记得当年在后院地雪地里练武的情景。房间格局没有什么变动,而且前任房主还留下了不少的新家具,不必添置太多的物什。刘冕也只想简单一点,能住人就行。</p>

将作监的匠人们听了刘冕的安排,将大门做一番改建后院的马场略作翻修适合练武即可。这间宅院虽然面积不大,可却利用得挺合理。前宅是间斗拱平房,比起洛阳的楼房豪宅来说寒碜了不少,可是居家却是舒坦。后院有两庭别院可供安排贵客,另有厢房数间杂院一座,仆人丫环们可以安置。</p>

有这样地就够了。刘冕挺满意。</p>

当晚,韦团儿带来地厨师们收拾好了厨房,马上就动手安排饭宴。刘冕则是和祝腾胡伯乐韦团儿等人一起,到了西市作一番采购。柴米油盐被褥用器,买了整整一车儿回来。另外,刘冕还请将作匠的人建一处小亭在前院正宅,雕一尊石塑刘仁轨像安置在那里,也算是对他地纪念和怀。</p>

这些事情虽然忙碌,可大家伙儿都一阵喜气洋洋。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了,充满了新的希望。将作监的人本是要做一块大将军府的牌匾挂上去,多有讨好奉诚的意思。可是刘冕却让他们给改了,依旧挂上刘宅的字样,和往日一样。当年刘仁轨贵为宰相时也是如此,刘冕不想太过招摇。</p>

谁能想到这样一家不起眼的宅院里,住的是如今长安城数一数二的大人物呢</p>

忙碌了整整一天,到了入夜时大家终于可以坐下来,享受一顿可口的美食。席间推杯换盏其乐融融,都挺开心。刘冕还算计着,等过阵子没这么忙了,把右卫的一些将军僚吏们请到自己府里小聚一番,也算是答谢他们的鼎力相助。</p>

饭宴正进行得热闹,刚刚挂起牌子的刘宅就来了客人。十余兵丁护着一辆马车停在了家门</p>

</p>

刘冕心里一咯噔:来得挺快的嘛</p>

不出意外,来人果然是太平公主的心腹近侍,宦官邱大友。邱大友远远的就打拱作揖恭贺刘冕乔迁之喜。</p>

邱公公来了来人,添副桌几碗筷,请邱公公喝一杯。刘冕先制人不容辩驳的高声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吃饭</p>

邱大友到了嘴边的话被堵了回来,只得赔笑坐了下来。</p>

韦团儿在刘冕身边伺候他吃饭倒酒,这时轻轻扯了一下刘冕的衣襟低声道:将军她这么快就派人来请你了呀去不去呢</p>

刘冕撇了撇嘴没有答话,心中暗道:我又消失了快一个月。小太妹恐怕要气急败坏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