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最后的准备(1 / 2)

 面对消耗不掉的棉纱,朱厚烇不甘心把这些质量很不错的棉纱直接卖出去,最后决定还是再开一个织布厂,用的就是再次改进过的飞梭织布机。</p>

不是朱厚烇不想直接跳到水力织布机,实在是技术条件还达不到,英国人从飞梭织布机到水力织布机用了50年,而他从制造出飞梭织布机到现在才过了两个多月。</p>

改进过的飞梭织布机简化了一些不必要的结构,一些易坏的地方都换成了铸铁部件,让织布的速度也提升了一些。</p>

他之所以这个时间才决定建织布厂其实是因为之前还没有统一计量单位和计量精度,不具备大量制造工厂用的飞梭织布机能力。</p>

他把这个织布厂的规模暂时定为一千台飞梭织布机,等机器全都到位之后,这样织布厂的一个月的预计产能就能达到一個月一万五千匹,由于飞梭织布机织出布的宽度是大明普通布匹的一倍,一匹顶两匹,就等于一个月的产能是3万匹普通大明棉布。</p>

这个数字看着挺高,但大明现在的一匹普通的棉布的价钱是一钱五分银子,也就是0.15两一匹布,三万匹的产能也就价值4500两银子。</p>

不过一个月的利润能有2000两,这是因为大明的棉布价格还没受到冲击,价格还没下跌。</p>

现在大明市场上每年棉布的流通量是4000万匹,其中松江府每年的产量就有2000万匹,这还没算麻布和丝绸。</p>

但朱厚烇相信现在大明棉布每年的市场容量至少在一亿匹以上,因为大明90%的地方都处于自然经济的状态,自给自足,需求没被释放出来,随着他引领的纺织业技术革命的推广,棉布的价格肯定会大幅下跌,到时候这部分需求肯定会释放出来一部分。</p>

再加上周边国家的需求。</p>

所以这每月3万匹,每年36万匹的产能还真不够看。</p>

新建的织布厂机器到位、人员招募和培训还都需要时间,朱厚烇估计需要三四个月才能达到预定产能。</p>

而且他手下的这些人现在都还没有管理上千人厂子的经验,这还需要不断地积累管理经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