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波兰特水泥(1 / 2)

 明代粘合砖石用的是三合土。《天工开物》一书中记载:“用以襄墓及贮水池则灰一分入河砂,黄土二分,用糯米、羊桃藤汁和匀...名曰三合土”。</p>

这种三合土需要糯米,成本高昂,直接导致中国古代土木工程的造价昂贵。</p>

而且比起水泥来,这种三合土的质量远远不如。</p>

波特兰水泥成本上比三合土低许多效果却比三合土还要好。不仅是修建平炉要用水泥,随着朱厚烇事业的铺开,以后各处土木工程的量一定不会小,这种水泥处处都要用,特别是以后要搞水力的机器,有了水泥就更是如虎添翼了。</p>

而且水泥的作用也不是只作为粘合剂使用,也可以做成钢筋混凝土,虽然现在还不能大规模的廉价生产钢材,但是这里面的钢筋也可以先用竹子替代。</p>

烧制波特兰水泥需要石灰石和粘土烧好后配上少量石膏作为缓凝剂。</p>

石灰石和粘土都是极便宜的东西,得来容易。</p>

水泥生产讲究的是两磨一烧,煅烧前石灰石和粘土要磨细成粉末,在立窖中使用一千三百度高温煅烧,烧后要将得到的水泥再磨成粉末。</p>

烧水泥的事朱厚烇直接派秦鸣去办。</p>

秦鸣领命之后直接去收购了城外的一个石灰窑,然后又从周围收了五十个石磨和一百多头驴子,由驴子拉动,专门用来磨细材料和成品。</p>

石灰窑的匠人全都留用,然后让他们在工厂内竖起立窖,烧制水泥,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府中尽快用到水泥。</p>

秦鸣拿着朱厚烇给他的写着烧水泥的步骤的纸张。</p>

指挥匠人将材料磨成粉末后,按照三比一的比例配好石灰石,送入立窖中煅烧。立窖逐渐升温,在最高温度烧三个小时后熄火,得到大小石块状的熟料。</p>

秦鸣让石灰匠们将这些熟料倒上石磨磨成粉末,又加入一些石膏做缓凝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