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炼钢之难(1 / 2)

 铁水中的碳花开始稀疏起来了,朱厚烇知道铁水中剩余的碳元素开始接近钢的含量了,他命人用摇炉杆上下起落了一两次,看看有没有更多的碳花爆出,当看到碳花没有突然增多,就下令停风了。</p>

一时间院子里的驴子都停了下来,没办法,没有蒸汽机和水力驱动,鼓风还是主要靠畜力和人力。</p>

随后,工匠们把炉底扒开,开始打渣和扒渣,最后进行浇注。红亮的钢水被注入到型砂之中,型砂采用的是90%的黄沙,5%的陶土和5%的白泥。</p>

浇注成型之后就是钢锭了,至于这个钢锭是高碳、中碳和低碳,朱厚烇现在还控制不了,甚至都没办法去测定,只能去测试一下钢锭的性能了。</p>

“王爷这一炉所出的钢锭质量比百炼钢要好啊,而且这个产量可真是吓人,小的还是第一次见一炉能出这么多的钢!而且这种钢可比百炼钢要省力多了。”靳铜无比激动的说到。</p>

在现代生活中,铁是我们最常见的金属,到处都是,铁的价格也很便宜,但是铁放到古代还是比较珍贵的,价格远高于现代。</p>

在唐朝时期,每斤铁的价格是现代的400倍左右,而在明朝时期,每斤铁的价格是现代的100倍左右。</p>

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铁还会被当成货币的原因。</p>

更别说钢这种东西了,而朱厚烇弄的这个平炉一次性能够出将近5吨的钢材,这还是缩小版的平炉。</p>

平炉炼钢放在现在的大明不仅有着巨大的战略意义,还有巨大的经济利益,这是布匹什么的比不上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