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下)败仗(2 / 2)

辽兵大队阻于河岸,见无法再追,随拨马围杀留在北岸的宋兵,数千老弱宋兵各自为战,纷纷倒下,无一幸存。辽军打着火把,打扫战场,大河北岸,人喊马嘶,响成一片。

河南岸二里处,有一高坡,坡周围军兵环列,杨文忠带着程先生、高猛眼望北岸,听着敌军已吹起回营号令,但岸边大火犹自末熄,双目之中,热泪滚滚而下,手握剑柄。.仰天而叹:“为骄敌之兵,数千兄弟送了性命,杨某无能,愧对国家百姓。”

周围等人,闻声涕下,程先生擦掉泪水,劝道:“大帅,兵者,凶也,行军打仗那有不伤人命的,若今日不损,异日决战,死伤更重,大帅思之。”

杨文忠默然不语,转身上马,众人一齐上马,随大帅回营。杨文忠回营之后,令各将查点军兵,伤者万人,失踪者五千余,都是在北岸死于战阵,杨文忠抚慰伤兵及各营,多加赏赐,并令各营加紧戒备、训练,不可放松。

辽军喧闹半夜,到后夜才回营休息,留下巡哨防宋军杀回马枪。.次日天亮,耶律兴招集众将,重到战场,昨日一战,辽军虽伤亡数千,但毕竟获胜。故而众将对楚王再到战场探视,并不以为然,但大帅大令,也不敢违抗,纵马河岸,检视军兵尸体及器物损坏之状。

河中间,断断续续, 有宋军烧断的浮桥随波载浮载沉。但已烧去太多,不可再用。辽军堆于岸上的渡河之物已全然烧光。这是辽军从几十里以内搜来的所有可用之物,而今一夜毁去。再想搜集这么多,已大为不易,耶律兴心中恼恨,却也无法。

沿途看去,不少辽兵正在挖坑,掩埋尸体,不分辽宋,生前虽然为仇,如今入土为安,随从众将对军兵死伤,虽都是久经战阵,已习已为常,不觉奇怪,倒是随从的高手如朱氏兄弟“黄沙四鬼”等人,虽然已往出手争斗,多伤人命,但见到这种大规模的死亡,也自心惊不已,耶律珍随在父王身后,旁边顿觉国师本就是慈悲心肠,一向不轻伤人命,而今眼见杀伤如此之众,更是心中惨然,口俑佛经,为众生超渡。.耶律兴虽不耐,却无法说什么,随一鞭击马,战马长嘶一声,奔向前方。

到一墓坑处,耶律兴一拉马,战马停住,耶律兴翻身下马,挥挥手,止住军兵行礼,自己仔细查看宋军尸体,见此人已有胡须,中间夹杂着几根白色的胡子,脸上皱纹不少,年龄已有近五十岁,双目大睁,手中刀却毫不放松。想必死前仍是拼杀不止。耶律兴点点头,又在附近近尸体堆中查看,宋军死者,虽有青壮,但多是老弱,耶律兴仍不罢休,策马在附近到处查看,都是如此。

部下众将及高手护卫初时见耶律兴所为,不明所以,到后来几个脑子转得快的也有点明白了,耶律兴看完,仰面大笑,随行的人明白的跟着高兴,不明白的也随着傻笑,反正主将高兴,决不是什么坏事。

萧思顺策马上前,向楚王行礼:“恭喜王爷,该我军幸运,对面宋军人虽不少,却都是如此不堪一击之辈,不日之内定可马踏宋营,扫定河南州县。”两人互视,又是哈哈大笑,耶律兴马鞭遥指河南宋军大营,笑道:“杨老儿若是知机,早早归顺,否则定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楚王领人回营,再入大帐,商议军情。

三日之后,忽有军兵来报,有一只小船由河南岸而来,求见王爷,说是有要事相商,耶律兴传令,让来人大帐进见,军兵飞奔出去,去带来人。

<style>

.pp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style>

{www.69zw.com 来六九中文看书交同城书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