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七章 冀西北决战(一)(2 / 2)

别看这援军的规模小,却是带刺的刺猬碰不得。每个排都装备了不下两门的霰弹炮,火力比例之强堪称绝冠当世。没有大规模的骑兵群冲锋陷阵,单凭步兵想吃下这三百人是没那个可能的。

屡战屡亏的白泽泄气了,在中华军的严密防守下沟壕根本挖不到城地下,而硬打又打不下,现在自己五千人马还吃不下一支三百人的小部队,一股无力之感涌上心头。\\第三天草草了事,第四天一大早两支部队就南下撤回了广昌(今涞源)。

这本是一个屡见不鲜的小冲突,却因其背后代表的“意义”而最终演变成了两军的决战。天寒地冻的,以南方人居多的中华军战斗力必然有所下降,战备运输方面也是多有不便,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本年初春可能面临的巨大压力,梁明只能在这个不恰当的时机同邯郸方面展开决战。在冬季,击溃直隶南部的七万余清军。

十二月中旬,得到命令的一旅旅长傅力暗地里调集了二团全部和一团的两个连,外加旅部直属的警卫营,一共两千五百余人;一旅仆从军三千人,忠勇军宋伟峰部两千人,群体集结于宣化待命。三日后,骑兵一旅、二旅四千人也赶到了宣化,南标部四千人也在下旬初赶到。

一万五千人,这是中华军所能抽调出的最大兵力,而且还是在严重削弱了冀西北西线防线之后。防御北部的满蒙骑兵用去了中华军太多的兵力,梁明时常哀叹自己薄薄的家底,却也找不到能够快速弥补的方法。尽全力的发展仆从军、忠勇军这样的冷兵器部队,着实是迫不得已。

大军集结宣化之后,却是偃旗息鼓就地修正起来。傅力再等,等那一线战机,只要邯郸的清军能被调去冀东南,不要多,只要能分出去两万,那他就会像下山的猛虎一样扑向广昌。

冀东南中华军的大本营是保定,原本直隶总督的治所,京津的南大门。接到命令后,夏雄飞不敢疏忽,收拾了保定、涿州、霸州等府县的部队,集结了师部和二旅一团三千中华军,外加五千人的仆从军,一路风风火火的杀向河间等府。

驻守在那里的万余皖军稍一接站就趁势败走,让出了河间府,再战又丢了沧州,可三战饶阳时总兵尤介辉察觉出不对了。中华军并没有向以前那样占了地盘就分兵把守顿足不前,而是仅留下了少量仆从军,主力依旧死死的盯着自己。中华军想干什么?尤介辉拿不准注意了,一边连连后退,一边向邯郸求兵。

刘峨接到求救后,也是大吃一惊,如今这天气中华军犯的是哪门子傻啊!招来部将商量了一下,也没个头绪。但不管怎么说,眼看皇上就要过年了,咱不能给他老人家添堵不是?当下命令山西太原总兵马世保率部由正定府进攻保定,逼迫夏雄飞回师自救。

去了晋军,邯郸这边只剩下了七八千豫军和万余直隶兵,还有就是一万来人的义勇。算不上空虚,可少了小两万的晋军实力也算是去了一半了。

得到消息后,傅力以四千骑兵为先锋,大军直插广昌而去。那里不但有万余清军屯守,还是大军南下必须夺取的要道。

广昌原本属于山西大同府,不过雍正十一年修建清西陵时,因“中枝龙身正脉”起于广昌插箭岭,为便于风水保护,将它划归直隶易州。其位于太行山、燕山、恒山三山交汇处,是拒马源、涞水源、易水源三源发祥地。同时也是山西、直隶两省的交通要道。

想要快点从山西进直隶,广昌是最好的通道。因为它南边就是太行山,北边也接着燕山,西北则为恒山,三山夹道,名副其实的交通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