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八章 袁世凯来访(二)(2 / 2)

但人民军却让袁世凯见识到还有这样一种军队,因为在田间地头的老百姓见人民军到来,根本不会感到恐惧,甚致还有不少人向他们打招呼,问他们从那里来,甚致还十分热情的问他们口渴不渴,要不要喝,仿佛乡里乡亲一样,本来袁世凯感觉到十分怪,不过一次看到几名人民军的士兵帮助沿途的一个村子农民推车,挑担,而在午野营的时候,人民军的士兵会帮附近的居民挑水、劈柴。有的军官还会给小孩孑们几块馒头面饼,袁世凯才明白是为什么,也不得不承认,海外华人确实会收买人心。

本来袁世凯在济南着到海外华人强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心里还颇不以为然,他当然知道海外华人这样做是收买民心之举,但却把乡贤士绅都给得罪光了。虽然国历代都主张以民为本,但历代的统治基础实际都是士大夫而不是普通民众,所谓“与士大夫同治天下而非与百姓同治天下”,因此海外华人把士大夫都得罪光了,统治还能稳得了吗?

但沿途看到的这些景像却让袁世凯的信心发生了动摇,因为他也知道,军队出自于百姓,而看到海外华人治下的军民融洽关糸,袁世凯毫不怀疑只要海外华人一声令下,会有大量的百姓会自愿加入到人民军,看来海外华人的这一套东西,到是真有一些效果,不可小视啊。

而袁世凯再想得深一些,海外华人回归华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不仅建立起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而且还在谋求割据山东之地,无论他们的手段是蛊动人心也好,是收买民心也好,看来效果确实不错,那么假以时日,等到海外华人在山东地区立足渐稳,财足军强,那么他们还会继续屈从于朝廷之下吗?而到那个时候,朝廷又有什么手段来抵御海外华人呢?而在那个时候,自己又应该怎么选择呢?

想到这里,袁世凯也不由得惊出了一身冷汗来,凭心而论,这个时候的袁世凯虽然野心勃勃,但也只限于人臣的范围以內,他对清廷还是忠心耿耿的,绝对没有取而代之的想法,因此摇了摇头,不敢再想下去了。

这时身边的唐绍仪看到了袁世凯的异动,道:“大人在想些什么?”

袁世凯看了他一眼,才道:“沿路所见,少川以为海外华人的气像如何?”

唐绍仪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海外华人能在短时间內,将高密、胶州之地治理如此,也算不易,只是强收地主之田,夺私人之财,并非善政,亦非正道,我恐海外华人之败亡,亦在于此。”

这时蔡绍基也插言道:“虽说耕者有其田,为历代圣王所求,故此海外华人的施政看似仁政,实为邪道,仍是舍本而取末,我素闻海外华人久居海外,其法律制度与西洋诸国相似,但西洋诸国,皆重视民众之私有产财,偿有私有之财神圣不可侵之说,自古未有夺天下地主之地而为我所有者,今日看来,海外华人所行的不过还是长毛的【天朝田亩制度】那套歪理斜说,因此我看其兴也忽焉,而其亡也勃焉。”

唐绍仪、蔡绍基都是留**童,接受的也都美国的那一套民主政治制度,“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因此对穿越者推行的土地改革制度十分不以为然,自然也没有什么好评价。

本书来自//l/book/32/32780/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