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七章 德国海军战略(五)(2 / 2)

为上战列线作准备的,徳国海军对赫尔戈兰级的火炮布置方式十分满意,因为一般6座炮塔的布置方式通常都是前后各三座呈品字型布置,前后向有6门主炮,侧舷有8门主炮可用,火力浪废较大;而赫尔戈兰级的火炮布置方式前后向可用8门,侧舷可用10门,不仅增加了火力,又极力的减少了火力的浪废,并且还没有增加侧舷水线带装甲的长度,简直就是专为上战列线而量身定制的军舰,而且在换装了350毫米的主炮之后,战斗力无疑更为强大。这也是考虑到德国在战列舰的数量上基本没有可能赶超英国,因此只能加强单舰的火力,缩小和英国的差距。

应该说经过了和华东的交流之后,德国海军对快速战列舰的理解,优缺点分柝还是十分到位的,旧时空里英国建造的伊丽莎白女王级快速战列舰被称为一战时期最好的战列舰,不仅速度快,而且火力强,防护高,无论是单独组队执行作战任务,还是上战列线,都有出色的表现。

但伊丽莎白女王级的排水量己经接近了3万吨,而同一时期的其他战列舰基本都在25000吨左右,根本不是一个等级军舰,伊丽莎白女王级无疑占了极大的优势。而在同为25000吨左右时,快速战列舰肯定在火力和防护上不及传统战列舰。后来德国建造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无论是吨位、火力到是和伊丽莎白女王级达到了同一等级,但服役的时间太晚,基本没赶上什么大战,也没有和伊丽莎白女王级交手的机会。

而在破交舰队方面,徳国也认可了华东的观点,在未来的战争中,破交战将会是德国海军的主要作战方式,因此打造一支强大的破交舰队,势在必行,不过德国对建造执行破交任务的军舰的经验基本为零,因此决定全部委托华东进行设计,包括战列巡洋舰、装甲巡洋舰、大型巡洋舰、轻巡洋舰各一级,潜艇两级,将来由这些军舰组成德国的破交舰队。

经过海军技术部研究,又咨询了访问团的意见,最终确定各型军舰的技术指标为

战列巡洋舰,要求排水量在20000吨以内,装配8门305毫米主炮,速度达到27节,命名为冯坦恩级,计划建造3艘;

装甲巡洋舰,要求排水量在12000-13000吨,装配8门240毫米主炮,速度达到28节,命名为沙恩霍斯特级,计划建造4艘;

大型巡洋舰,要求排水量在7000-8000吨,装配4门210毫米主炮,速度达到30节,命名为维多利亚路易斯皇后级,计划建造8艘;

轻巡洋舰,要求排水量在3500-4000吨左右,装配4门125毫米主炮,速度达到30节,命名为德累斯顿级,计划建造20艘;

而对于潜艇,老实说德国实在没有什么经验,因此不做俱体的要求,由华东根据德国海军的情况,以及破交战的需求,直接向德国提交设计方案。

虽然按照华东的建议,装甲巡洋舰和大型巡洋舰可以在卢恩级和萨摩亚级的原设计基础上进行修改,但尽管德国己经分别建造了4艘、8艘并且还有在建和计划的新订单,但要俱体怎样改进,各造船厂都没有谱,毕竞这种改进是以增加航速为主要目地的,因此谁都不知道应该怎么改,还不如交给华东。

不过在舰载武器上,沙恩霍斯特级由卢恩级的210毫米主炮升级为240毫米主炮,这一型主炮原来是装备在前无畏舰恺撒腓特烈三世级、维切尔斯巴赫级这两型战列舰上的,威力当然要比210毫米主炮要大得多,而射速相差无几,现在这两型战列舰基本退出了一线的行列,因此将这一型主炮安装在沙恩霍斯特级上。这也表明德国基本理解了破交战的意义,重速度和火力,而对装甲防护则相对次要。

而卢恩级和萨摩亚级这两型军舰,现在各有2艘在建,动力全部改为蒸汽轮机动力,计划建造的后续舰,也都改为蒸汽轮机动力。当然由于更换了动力,因此可以定新型军舰,分别命名为约克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