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六章 访问英法(七)(2 / 2)

首先的疑点这种炮弹可以从空中垂直打击,这本身就够匪夷所思了,因为就算是臼炮的射击,也不可能达到垂直打击的效果,而且也有不少人声称自己看到这种炮弹贴着水面直射过来的,难道这种炮弹有两种射击的模式?

其次是竟然没有人看见这种炮

弹是从那里射击出来的,无论是从空中垂直打击,还是贴着水面直射似乎就是凭空出现的一样。尽管当时双方舰队的交战距离超过了10000米,但这还是在肉眼可以看到的范围,再加上有光学仪器的帮助,因此对方的火炮射击情况,还是可以看得十分清楚的,但却没有人看到这种炮弹是怎么射击出来,由其是如果这种炮弹直可以从空中垂直打击,那么主炮开火时必须将炮管抬高到45度以上的角度,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不可能没有人看到。

第三个疑点是这种炮弹的威力,可以说十分巨大,一二发就可以令一艘战列舰彻底失去战斗力,或者是被击沉,但也有人看到,有的军舰挨了5、6发,尽管也损伤惨重,但远没有到彻底失去战斗力或被击,难道是这种炮弹有不同的口径大小吗?

第四个疑点是这种炮弹的尾部可以喷火,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特征,因为无论是从空中垂直打击,还是贴着水面直射都有这个特征,这到是和烟花的原理有些相似,因此有人认为这种炮弹是基于烟花的原理制造,可以视为一种大号的烟花,但烟花是没有准头的,而这种炮弹几乎弹无虚发,这又是怎么做到的,另外还有人称看见炮弹的中部有一对展开的飞翼,有这种炮弹吗?

第五个疑点是在台湾海峡之战前的纳土纳群岛海战,华东并没有使用这种武器,而是使用传统的炮战,虽然这一战赢了,但自身也受损不小,为什么华东在纳土纳群岛海战中没有使用这种炮弹呢!而且就是在台湾海峡之战中,华东使用这种炮弹的时间也不长,前前后后也就是十几二十分钟的样子,最多不超过三十分钟,然后基本还是用传统的炮击。

第六个疑点是根据英国情报人员获得的消息,华东建造的新军舰,也都是传统的多炮塔军舰样式,看起来都不是使用这种炮弹的样子。

基于这么多的疑点,因此有人就认为这种所谓的尾部喷火的炮弹是士兵的错觉,而为什么许多士兵都产生这种错觉,应该是一种集体效应,即一名士兵将自己的错觉说出来,影响了其他士兵的判断力,即使是有的士兵没有产生这种错觉,但相信这种错觉的人多了,反到怀疑起自己的真实观感,形成了集体错觉,这也就是这种尾部喷火炮弹说法存在诸多矛盾和疑点的原因。台湾海峡之战的失利,应该是还有其他的原因。

不过也有人持不同观点,并根据掌握的己知情况,经过推测到是得出了一个结论。建立华东的海外华人可能在登陆中国大陆之前,在其居住的海岛上掌握了某种技术,基于烟花的原理制造出一种新型的炮弹,可以依靠尾部喷火推进,达到超远的射程,有巨大的威力,并解决了准度的问题。同时这种喷火炮弹生产了多种型号,样式、威力也各不相同。

当然喷火炮弹只是这种武器的代号,海外华人未必会使用这个名字。而在海外华人登陆中国大陆之前,所带的几艘军舰上装备的火炮极少,只有一门主炮,口径也不大,现在看来很可能就是装备了这种喷火炮弹,而且并不需要炮管发射。

至于这种技术是怎么来的,则很有可能并不是海外华人自己开发,而是寻找到什么遗迹、启示之类的东西,因为有一种传说,就是海外华人原来居住的海岛是属于亚特兰蒂斯文明的遗迹,如果这种说法是真的,那么这种技术就应该是亚特兰蒂斯文明创造的,但随着他们居住的海岛沉没,这种技术或者失传,或者缺乏实现的条件,甚致也许只有海岛上才能生产,因此在建立华东之后,就只能建造传统的军舰。不过在海外华人带来的几艘军舰上,应该装配了一定数量这种武器,于是只能用于最关建的战场,而在次要的战场上,则使用传统的军舰,以火炮决胜。

应该说这个推测确实够大胆,而且在逻辑上到也能够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部份接近了真像。不过英国海军部不可能拿这样一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