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六章 天意(2 / 2)

倭奴国与满鞑子的螨清国不同,与半岛上的李朝也不同,它与大明朝隔着汪洋大海,就是自己有这样的念头,也不是那么容易落实下去的。</p>

二来,杨振还是有自己的道德底线的。</p>

尽管几百年后,这个倭奴国对杨振自己的同胞们使用过鼠疫这种手段,但是换成了自己,他却没有办法把自己的道德水准降低到倭奴的层次。</p>

所以,当关内的鼠疫传播到了登莱、河间等地的时候,他的念头只是控制住它,不能让它传播到金海镇来。</p>

与此同时,尽可能地帮助登莱的官府防疫,尽快地遏制住瘟疫散发的形势,尽量减少瘟疫爆发造成的人口损失。</p>

他根本没有想过,要利用大明北方有点愈演愈烈的鼠疫,去消灭螨清的有生力量,清除半岛的李朝人口,或者倭奴列岛上的倭奴人口。</p>

杨振终究还是拥有一颗现代的灵魂,终究并非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p>

在他看来,就算将来他要对瀛洲岛以东的倭奴国下手,那也要用自己麾下大军的实力碾压他们,而不是借助于一场瘟疫。</p>

然而这一次,俞亮泰他们的一次小小的无心之失,却很有可能将鼠疫给倭奴国的对马藩或者肥前藩送去。</p>

这,难道真的是老天爷开眼了吗?</p>

仇震海等人当然不知道几百年后倭奴国入侵期间对自己的后世同胞们做了些什么,但是杨振这个穿越客却是一清二楚。</p>

他们使用了包含生化武器在内的一切手段,没错,就是生化武器,其中就包含有鼠疫。</p>

“这可真的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如果俞亮泰他们这次的无心之失,给当年侵袭我大明海岸的倭寇余孽,当年企图进占华夏领土的倭奴贱种,制造一点点麻烦,那倒是一件好事了!”</p>

杨振现在腾不出手来对付东边的倭奴国,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一直容忍这个敌人存在。</p>

如果俞亮泰他们放逐出去的那条船上真的有不该有的东西,那么杨振当然十分乐见,它们能够提前消灭掉倭奴国九州岛上的几个“强藩”。</p>

即使一时消灭不了,能够重创那几个强藩,也是好的。</p>

这样的话,等到将来杨振率领船队前去登陆的时候,至少在九州岛以及九州岛附近的地方,遭受的阻力也能够小上一点。</p>

“给倭奴制造一点点麻烦?”</p>

杨振这个故意有点轻描淡写的说法,听得在场诸将在面面相觑的同时,又暗自嘀咕不已。</p>

对他们来说,如果那艘船上的耗子真的是因为鼠疫而死,那么那艘船一旦抵达长崎港,或者一旦抵达对马岛,那结果,可绝对不是给倭奴制造一点点麻烦而已。</p>

就对马岛的面积和对马藩的人口来说,一旦真的鼠疫上岛,搞不好岛上人口就要被全部灭绝了。</p>

而且,如果仅仅是局限在对马岛上的话,那对倭奴国来说,还算是好的呢。</p>

最惨的情况是,鼠疫随船传到长崎港,然后通过长崎港传遍九州岛诸藩,再通过临近九州岛的地方传遍整个倭奴国。</p>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个绝对不是一点点麻烦,整个倭奴国都有可能因此而亡国灭种。</p>

即使侥幸没有被鼠疫搞到亡国灭种,倭奴国也一定会因此人口锐减,从而元气大伤。</p>

仇震海、张臣、李禄、杨珅他们几个人,都是杨振身边最倚重的心腹人物,当然都知道杨振对那个倭奴国的怨念。</p>

此时看着哈哈大笑快意无比的杨振,想到倭奴国可能因此遭受的重创,很快便纷纷点头,跟着笑了起来。</p>

对他们来说,嘉靖朝东南地区抗倭战争的往事,他们可能并没有多少了解,但是万历末年大军入朝抗倭的故事,他们却是耳熟能详。</p>

</p>

在他们看来,倭奴是大明世仇,是华夏宿敌。</p>

既然如此,在对待敌人的时候,那就得狠辣一点,就得无所不用其极。</p>

俞亮泰他们的船队在运送移民前往瀛洲岛的过程中出现的这个小插曲,虽然是一个惊人的意外,但却是一个众人在之前想都没敢想过的意外之喜。</p>

对他们来说,既然是敌人,那管你是怎么死的呢,总之死绝了才好呢!</p>

至于是死于鼠疫,还是死于刀剑,又有什么分别吗?</p>

总而言之,对于鼠疫东渡敌国,他们没有一丁点儿的心理负担,反而是满心的惊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