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一 突围杏山(1 / 2)

血沃轩辕 西方蜘蛛 5898 字 2019-11-08

 在洪承畴准备突围,他所最为信任的爱将,让明军视清兵胆战心惊的吴三桂,却在他的军事生涯上抹下了极不光彩的一笔,他率先当了逃兵!

吴三桂看起来只是一员勇猛的战将,其实颇有心术,一接到洪承畴准备突围的命令,回营即与将士商量突围办法。

他营中有一新降的蒙古人献计,敌兵诡计极多,小路必严兵堵截,大路当设备稍宽,宜从大路……这位久居清政权中的蒙古人十分熟悉满清用兵的特点。

这次吴三桂做出了正确的判断,用蒙古降人之计,决定从大路突围。

就在才准备下达命令的时候,忽听明兵各的沉寂,火把晃动,杂乱的叫喊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原来,怯懦的大同总兵王朴为保全性命,不顾军令,回营便率本部人马首先乘夜突围逃跑。其他各镇总兵官一看形势不好,谁也不愿被消灭,惟恐落后,仓皇争先拔营,顿时一片混乱。

吴三桂既不想尽节,也不想束手待毙,一听各营要逃,亦不怠慢,当即传令本部人马起行,直奔大路杀出。

皇太极料到明兵粮绝,很可能乘夜逃跑,早作了截击的准备。黑夜中,明兵且战且闯,各兵散乱,黑夜难认,不辨方向,互相拥挤,自相践踏。

当突进至壕边,遭到严阵以待地清兵的迎头截砍。死伤累累,而掉进壕堑里的不计其数。大批明兵无法突围,被压缩到南海边,适遇涨潮,都让无情的潮水席卷而去。

吴三桂从大路杀出,直奔杏山城。果如所料。皇太极布置兵力,大都在小路截杀明兵,而大路兵力不多,只有他与文武随从三四百人守卫营帐。虽然盛设旌旗、帐幙,却无重要将领。

正在此时,负责在杏杀城方向拦截明军的蒙古固山额真库鲁克达尔汉阿赖和察哈尔毛海,正巧准备攻击杏杀城,见一队人马向皇太极大营杀去。大惊,急忙带着本部三千人,自前方拦截而去。

眼看就要突围而出,前方忽然出现大股敌人,吴三桂麾下将士有些心惊。事关生死存亡,吴三桂抖擞精神,大声道:

“把我的战旗张扬起来,我自在前开道,汝等只管随我前行,我自保你等安全。若失了一人一卒,也算不得吴三桂地本事!”

他竟然真的独自一人,当先一骑冲出,眼见得到了敌军面前,厉声道:“大明总兵吴三桂在此,给我让开了道路!”

本来库鲁克达尔汉阿赖和察哈尔毛海还不知对面来的是谁。一听是吴三桂之名,心中大惊,四目相对,库鲁克达尔汉阿赖说道:“吴三桂何等英勇,清兵亦不是其对手,我等上去,只有徒劳送死……”

“只要陛下无事,我等都是大功一件。”察哈尔毛海强作镇静道:“况且我等任务只是攻击杏山。不如卖了吴三桂这个人情,放他出去,将来战场上也好见面……”

吴三桂一将骁勇,威名竟使得敌人闻名不敢接战。那三千蒙古人主动分开阵型。听凭吴三桂带着部下大摇大摆地从面前走过,吴三桂威风之盛,一时无双!

这一幕皇太极在高处看得清楚,他见蒙古人不敢接战,居然丝毫没有责怪的意思,反而环顾左右而道:

“吴三桂之勇,连朕也觉得害怕,若得此人归降,这天下便唾手可得了!”

一边谋士范文程说道:“陛下,吴三桂固然骁勇,可大明并不只有一个吴三桂,洪承畴、祖大寿等人皆极会用兵。而大明还有一人,坐拥精兵十万,虎踞江南,军民无不诚服,若崇祯再度启用此人与我大清为敌,则谁胜谁败尚未可得知……”

“莫非,你说的是武英王朱由斌?”皇太极皱起了眉头:“我只顾看吴三桂之勇,却忘了还有此人存在,你说得一点也没有错,这人果然是我大清平生难得一见之劲敌……不知范先生可有良策?”

“臣对目前倒并不如何担心。”范文程微笑着说道:“崇祯多疑,自毁长城,生生让朱由斌以江南富裕之地,以麾下十万将士独立于大明朝廷之外。可陛下若是想得到天下,将来非与朱由斌正面交锋不可,臣建议陛下还应提早做好准备是为上策……”

“其实,朕和朱由斌见过,那时他还叫朱斌……”

皇太极忽然说道,他的神思有些恍惚,过了会嘴角忽然露出了一丝微笑:

“记得那年朕还送给他一笔银子,说将来若有可能,就放了朕一条性命。嘿嘿,朕说这话可一点都不觉得丢人,说起来,朕心里还真的是想他啊……”

范文程怔在了那里,这不是一个豪情万状,意在争霸天下君主说出来的话,倒像是一个老人,对着夕阳,正在那缅怀着什么……

……

逃入杏山城地吴三桂,遭遇到了平生未得之败,还未喘息停当,王朴也逃了进来,两人商议一番,都觉得杏山城早晚必被清军攻击,此地也不是长久呆的地方,还是跑回宁远比较妥当!

皇太极贼继续部署兵力聚歼明残兵余众,他命内大臣宗室锡翰、国戚多尔济两员骁将率济席哈、车尔布、巴兰及精兵二百五十人,蒙古翁牛特、四子部落都尔拜率兵二百五十,分别埋伏于杏山明兵逃走必经之地的高桥大路和桑噶尔寨堡,另派甲喇率京隋、格尔泰、郎球等战将率三旗精锐护军一百五十人协助堵截吴三桂兵。

这时的皇太极已经下达了必捉吴三桂的命令。他所派满蒙八旗兵数量不多,但皆多精锐,其将领也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