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空中屏障(2 / 2)

帝国风云 闪烁 4749 字 2019-11-09

结果就是,海军必须寻找一种廉价的海上巡逻机

这就是在一九四一年底才开始量产的“雪雁”式海上巡逻机

事实上,“雪雁”并不是专业的海上巡逻机,至少不是做为海上巡逻机设计的,其基本设计与之前提到的两种中型飞机有很大的渊源说得简单一些,“雪雁”也是由贵阳飞机制造厂设计的,其基础就是“胡兀鹫”式中型轰炸机只是,“雪雁”按照海军的要求,贵飞对“雪雁”做了较为彻底的修改,其与“胡兀鹫”的通用率只有不到百分之四十,基本算得上是一种全的飞机了

有趣的是,“雪雁”并不由贵飞生产

主要就是,贵飞得优先生产“胡兀鹫”与“夜鹰”,满足空军的需求,而且贵飞也没有能力迅扩大生产规模

说白了,贵飞在战前就是一家小型飞机制造厂

结果就是,“雪雁”的生产工作移交给了南昌飞机制造厂,而海军为此向贵飞支付了一笔不算少的专利使用费

“雪雁”是标准的双发海上巡逻机,虽然少了两台发动机,但是在发动机的功率有了相应提升之后,总推进功率只比“北极鸥”的初期型号低了不到百分之三十,其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北极鸥”的百分之七十得益于出sè的气动设计,“雪雁”的最大飞行度、最大升限反而过了“北极鸥”虽然其巡航xìng能不如“北极鸥”,但是在挂在两具副油箱,且执行海上巡逻任务的时候,最大续航力也过了四千公里,与美国海军的“卡特琳娜”式基本上持平

只是,在一九四二年上半年,“雪雁”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

主要就是,“雪雁”采用的发动机并不适合用在海上巡逻机上,因为海上巡逻机的飞行高度一般不会过五千米,绝大部分时候甚至不到一千米,而涡轮增压发动机并不适合在低空使用

结果就是,“雪雁”在一九四二年上半年,发动机的故障率高得惊人

直到换上了采用机械增压的发动机,在损失了一些推进功率之后,“雪雁”的可靠xìng才有了大幅度提高

只不过,这已经是一九四二年下半年了

当时,海军除了继续生产多的“雪雁”,还对在之前订购的三百多架进行改造到顾祝同提出需求的时候,“雪雁”的装备数量已经过了八百架,而且以每月上百架的度迅猛增长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雪雁”成为了中国海军海上巡逻机的骨干

到大战结束,“雪雁”的各种型号总共生产了一万七千余架,过了“卡特琳娜”,是大战期间生产最多的海上巡逻机当然,“雪雁”不仅仅是巡逻机,还是反潜巡逻机、电子干扰机、无线电侦察机等等大战期间,中国海军甚至试图把“雪雁”发展成舰载机,为其配备对空搜索雷达,执行对空jǐng戒任务只是,“雪雁”的翼展太大了,过了当时绝大部分航母的支持能力

当时,冯承乾派往中太平洋战区的,主要就是“雪雁”

冯承乾也没有吝啬,还派遣了十多架“北极鸥”

在顾祝同到达关岛的第二天,第一批海上巡逻机就飞了过来在接下来的三天里,冯承乾总共向中太平洋战区派遣了二百四十架巡逻机,其中一百二十架部署在关岛,六十架部署在北面的塞班岛,另外六十架则分散部署在密克罗尼西亚东部的几座岛屿上这些海上巡逻机,成为了顾祝同手里最主要的侦察力量

对顾祝同来说,这些海上巡逻机比航母战斗群还要重要

原因很简单,海上巡逻机的侦察与巡逻范围比舰载机大得多,适合在面积加广阔的中太平洋战场上活动

重要的是,当时冯承乾还没有能力为顾祝同提供一支强大的舰队

如果美军在这个时候杀过来,顾祝同就只能依靠这些海上巡逻机,以及岸基航空兵来守卫马里亚纳群岛了(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泡书阅读最最全的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