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耐心等待(2 / 2)

帝国风云 闪烁 5524 字 2019-11-09

事实施密特也没有别的选择。

中国舰队已经到达而且美军舰队离得不会太远即便两军有矛盾而且帝国当局还没有答应向中**队开放亚速尔群岛但是大敌当前施密特根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接纳远道而来的中**队。

只是做为德军将领他首先为自己的国家服务。

也正是如此施密特才明确提到只是暂时接纳中国航空兵。

对此顾祝同没有提出异议。

要知道顾祝同也没有打算把亚速尔群岛从德军手里夺过来因为在他看来这座群岛的重要xìng并不高。

更重要的是只要美国还没有战败那么谁控制亚速尔群岛都一样。

按照顾祝同的看法只要能在这场海战中击败美军舰队他就能把战线推进到百慕大群岛甚至更远的地方。显然下一座前进基地肯定不会落到德军手里因此只要能够打好这场海战接下来的都好说。

说得简单一些只要能够夺取一座前进基地中**队就不需要借驻亚速尔群岛。

也正是如此顾祝同才希望能够尽快取得胜利。

在这三天里顾祝同派出去的三支航空战斗舰队也完成了搜索行动确定美军舰队肯定不在亚速尔群岛附近。

那么美军舰队在哪?

继续扩大搜索范围显然不可行。

如果史蒂森是一个聪明的指挥官哪怕只有一点点小聪明他也会抓住这个极为宝贵的机会。这就是只要继续扩大搜索范围那么三支航空战斗舰队就将过于分散也就无法相互掩护与支援。这样一来美军舰队可以突击其中的任何一支航空战斗舰队而不用担心遭到另外两支航空战斗舰队的反击。也就是说美军舰队将获得六打三、甚至是六打二的绝佳机会。兵力相差如此悬殊官兵素质根本弥补不了。只要美军抓住了主动权就能轻而易举的取得胜利。

显然顾祝同绝对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出现。

这样一来他就不可能扩大舰队的搜索范围。

问题是舰载机最多能飞到离亚速尔群岛一千公里的地方而这个搜索距离显然不足以确保一定能够找到美军舰队。

结果就是顾祝同仍然得继续等待。

直到六月二十一rì顾祝同带来的岸基航空兵才真正派用场即六十架远程巡逻机全部组装完毕而且都通过了测试。

这支力量正是顾祝同最大的依托。

要知道这绝对不是六十架普通的巡逻机。如果是普通的巡逻机顾祝同就不需要费这么大的周折完全可以让其从卡萨布兰卡、或者是英国的机场起飞因为这两地离亚速尔群岛都不超过四千公里。

这六十架巡逻机是一种全新的飞机。

准确的说是一种专门针对大洋作战研制的巡逻机。

早在几年前也就是中国海军攻占了马里亚纳群岛之后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即广袤的大洋给中国海军的很多装备都制造了巨大的麻烦这其中就包括海巡逻机即那些针对西太平洋地区的巡逻机在前往更加遥远的外海时就不那么好使了而这既包括航程也包括侦察机的搜寻能力。

当然最好解决的就是航程。

这一点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得到了根本xìng解决。

关键是随着巡逻机的搜寻半径扩大搜寻能力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这就是当在远离基地一千多公里、甚至两千公里的地方巡逻时任何一架巡逻机对它所负责的搜寻海域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而仅凭飞行员的肉眼发现敌舰的概率连百分之十都不到。

显然必须要找到一种更有效的替代办法。

所幸的是这种工具早就出现了而这就是雷达。

把雷达装飞机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早在大战爆发的第二年英国皇家海军就首先把雷达装了巡逻机演变成了反潜巡逻机。

只是反潜巡逻机与海巡逻机有着明显区别。

大部分情况下反潜巡逻机都有固定的搜索区域而且能够得到其他反潜力量比如反潜舰艇的配合。

显然海巡逻机在大部分时候是单独活动的而且没有特定的搜索区域。

也就是说反潜巡逻机并不适合用来执行海巡逻任务。也正是如此中美海军在太平洋战场几乎都没有让反潜巡逻机执行对海搜寻任务即便在搜寻力量不足的时候双方也很少打反潜巡逻机的主意。

显然中国海军需要一种专门的海巡逻机而且得为其配备对海搜索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