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得不偿失(2 / 2)

帝国风云 闪烁 5386 字 2019-11-09

百分之八十的损失率意味着这是一次彻底失败的轰炸行动。

按照美军的标准单次出动的损失率超过百分之七就算得是失败了因为这意味着从轰炸中得到的好处还不如遭受的损失。

事实单次出动率在百分之五以轰炸行动就没有多少意义了。

原因很简单轰炸机是最为昂贵的战机而新式重型轰炸机又是轰炸机中最贵的也是当时世界最贵的战机。

比如制造一架b-29的花费足够用来制造十多架p-51d!

当然中国空军的轰炸机也不例外。

在一次战斗中就损失了七百多架b-29不管美国多么富裕、不管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多么强大也承受不起。

要知道就算波音公司的两条生产线开足马力一个月也只能生产一百架b-29。

也就是说一次战斗的损失相当于大半年的产量了。

如果以价值衡量的话七百多架b-29相当于三支拥有三艘舰队航母的战斗舰队而且还包括了所有护航战舰与舰载机。

也就是说美军用相当于三支舰队航母的代价只换得了重创六艘巡洋舰以及击落三百多架战斗机的收获。

显然美军的损失比收获大得多。

这样的轰炸行动不但没有意义反而严重削弱了美军的战斗力。再打一次的话恐怕美军就没有多少轰炸机可用了。同样的道理如果把这些轰炸机用到别的地方比如用来守卫波多黎各肯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然还有更适合使用这些轰炸机的地方这就是美国西海岸地区。

虽然在自己的本土进行战略轰炸是一件很难想像的事情但是美军要想把中**队挡在西海岸地区就必须投入足够多的轰炸机把中**队的占领区变成焦土让中**队无法向东推进。

事实当时美军的大部分轰炸机都部署在中西部地区主要任务就是去轰炸占领着美国土地与城市的中**队。

美军没再盲目使用轰炸机显然是明智之举。

如果美军在十六rì再次出动轰炸机群对付正在通过巴拿马运河的第34舰队肯定会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别忘了已有三支战斗舰队进入了加勒比海而且九艘舰队航母都搭载了大量战斗机。更重要的是顾祝同也吸取了教训让第34舰队在进入运河之前就把舰载机派往圣何塞岛。也就是说总共有十二支舰载航空兵联队的战斗机可用加岸基航空兵当时顾祝同手里总共有一千多架战斗机。显然美军的轰炸机群就算达到了十五rì的出动规模也讨不到半点好处。

当然美军没有盲目行动反而给顾祝同制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这就是在中国海军围攻波多黎各的时候美军的轰炸机群是一个潜在的威胁甚至是最大的威胁。

别忘了美军已经没有舰队航母了大西洋舰队形同虚设。

这样一来美军要想阻止中**队攻打波多黎各唯一的手段就是充分利用数量充足的重型轰炸机。

到了加勒比海北面顾祝同就没有那么多的优势了。

虽然防空jǐng戒舰更多了但是“渡鸦”预jǐng机在飞到战场空之后最多只能巡逻两个小时。

这就是说顾祝同很难得到岸基航空兵的支持与掩护。

更重要的是因为美军在波多黎各部署了一支不算弱的战术航空兵所以顾祝同还得把夜间防空的任务交给岸基航空兵。

这样一来白天的防空任务就这能交给舰载航空兵。

至于通过突击摧毁波多黎各岛的机场这也是很不现实的即波多黎各太大了而且有大大小小近三十座机场与野战机场还能得到来自古巴与美国本土的支援即便顾祝同把四支航空战斗舰队的战斗力发挥到极限也很难一举夺得制空权势必要在这里跟美军争夺一番。

显然顾祝同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到舰队身。

所幸的是他也没有把舰队看成是无所不能的。

攻打美国西海岸地区的战斗就表明即便舰队足够强大在面对大陆的进攻中也要承担很大的作战风险。

要不然“卫青”号就不会遭到重创。

只有合理利用所有兵力让各支作战部队都发挥作用才能用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

所幸的是这次不再是跨大洋进攻后方基地就在一千多公里之外即便是美国西海岸的占领区离波多黎各也不到三千公里。也就是说顾祝同不但有舰载航空兵可用还有岸基航空兵以及强大的空军做后盾。(未完待续)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