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推波助澜(2 / 2)

帝国风云 闪烁 5683 字 2019-11-09

要知道,原子弹在引爆的时候,只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足够高的温度,如果把能量耗费到其他方面,就不一定能够达到引发核聚变所需要的温度。

也就是说,这会直接导致核聚变失败。

当时,中**方的技术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气体的氘与氚根本无法进行核聚变,至少无法通过当时的技术手段进行核聚变。

有趣的是,在这方面的研究并不是没有成果。

说白了,增强型原子弹就是一种利用了聚变原理的裂变弹,只是其威力没有达到聚变弹的级别。

要想进行核聚变,就必须把氘与氚转化为固体,或者是固定在某化合物之中。

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化合物里面,氘与氚的密度必须达到引发核聚变的最低水准。

也就是说,构成这种化合物的原素越少越好,而且其他原素的原子量越小越好。

在氢原素之外,最轻的原素就是氦了。

可惜的是,氦是惰xìng元素,几乎不于任何其他原素发生化学反应,因此也就很难用氦与氢形成化合物。

接下来,就是最轻的金属族原素锂。

关键就是锂。

可以说,中国研制氢弹所花掉的七年时间里,有五年用在了锂化氘与锂化氚上。

当中国的科学家成功制造出这两种化合物的时候,终于突破了制造氢弹的最大障碍。

只是,中**方制造的第一具聚变爆炸装置根本算不上是氢弹,因为这具爆炸装置重达五十吨,根本无法用于实战。

主要就是,在进行第一次聚变爆炸试验之前,中**方的科技人员对聚变爆炸反应没有任何了解可言,也就不知道该用掉多少聚变原料。结果就是,为了防止试验失败,自然是用得越多越好。

当时,用在这具爆炸装置上的聚变原料,花了两年才制造出来。

更要命的是,科学家根本不清楚氢弹有多大的威力。

只有一点可以肯定,即氢弹与原子弹的差别,就如同原子弹与普通炸弹的差别,其威力肯定比原子弹高出百倍。

显然,这样的爆炸试验绝对不能安排在本土进行。

虽然通过理论研究,陆军认为可以在罗布泊核试验基地进行试验,但是在考虑了各种因素之后,国防部最终还是把这项伟大的任务交给了海军,即把第一次聚变装置爆炸试验安排在海外进行。

试验场所依然是比基尼环礁。

因为不知道爆炸威力到底有多大,所以中国海军不但全面整改了比基尼环礁,还疏散了五百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岛屿上的居民,并且在实验进行的时候,禁止任何船只与飞机进入离爆炸点一千公里的范围。

显然,这是一次具有划时代重大意义的核试验。

如果说,原子弹开启了核时代,让人类首次掌握了大规模杀伤xìng武器的话,那么氢弹的诞生,把核时代推向了**,而且让人类获得了足够毁灭整个人类文明,甚至是地球生态环境的手段。

根据中国海军公布的资料,这次试验的爆炸当量高达一百五十万吨!

这是个什么概念?

相当于同时引爆一百枚原子弹!

爆炸之后,比基尼环礁上的所有人造设施都不存在了,而停泊在环礁内的舰艇,无一例外的沉到了海地。即便在四百多公里之外,依然能够看到升腾到数万米高空的蘑菇云,而爆炸产生的巨浪一直传递到了五百多公里之外。当时,在飞机上进行观察的科研人员只有一个感受,即世界末rì。

正是如此,氢弹被称为末rì武器。

当然,聚变装置爆炸试验离真正的实战型氢弹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直到一九五九年底,也就是在两年多之后,中**方的科技人员才解决了氢弹的小型化问题,制造出了第一枚真正意义上的氢弹。只是这枚炸弹依然重达数吨,只有重型轰炸机能够运载。

氢弹的出现,第一次让核威胁变成了现实。

要知道,只需要一枚百万吨级的氢弹,就能够彻底摧毁一座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即便像běi jīng这样的超级大都市,也只需要三到四枚。

显然,氢弹让战争变得更具毁灭xìng。(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