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空竞赛(2 / 2)

帝国风云 闪烁 5148 字 2019-11-09

又比如,外层空间是人类发展的新希望,外层空间的资源也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基础,更是人类走出地球生态圈的基础。

当然,这些宣传带有非常浓烈的科幻xìng质。

必须承认,中国的国家宣传机器十分强大,完全左右了国内舆论。

在一九六九年底,中国的三大电影公式,总共投资拍摄了五部与太空有关的科幻片,其中一部还是战争科幻片,背景是敌对国控制了月球,并且在月球上建立军事基地,然后对中国本土发起打击。虽然电影的结局是中**民团结一心战胜了强敌,但是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强大的舆论宣传,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一九六九年十月,席存瑞就正式宣布,中国将启动登月工程,并且会不惜代价,第一个把宇航员送上月球。

这就是有名的“奔月工程”。

可以,这是自核武器工程之后,以国家为主体,发起的规模最大的工程,而且其投资量是核武器工程的十多倍。

由此,中德太空军备竞赛全面开始了。

事实上,中国的并不高。

在一九六九年,中国在航天领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仅有的一些技术优势都集中在了弹道导弹上,而且以潜shè弹道导弹为主。得简单一些,中国的导弹工程,从开始的时候就选择了一条难度系数最高的道路,即把重点放在了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上,而不是首先开发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

这种有针对xìng的发展战略,在战略安全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就是,中国第一个建造出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而且第一个使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具备实战能力。德意志第二帝国还在努力解决液体燃料弹道导弹在潜艇上的发shè问题时,中国的固体燃料弹道导弹已经具备了实战能力,而且开始研制第二代潜shè弹道导弹,在各方面都远优于德军的潜shè弹道导弹。到一九六九年初,中国已经部署了十二艘战略核潜艇,能够随时保证至少有四艘战略核潜艇处于战备巡逻状态,而这四艘核潜艇总共携带了五十六枚潜shè弹道导弹,每枚导弹配备了三枚核弹头。也就是,哪怕只有一艘在核战争中幸存下来,并且发shè了十六枚潜shè弹道导弹,都足够摧毁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所有大城市了,让德意志第二帝国不敢轻易发动战争。当时,德军只有两艘战略核潜艇,而且都没有达到服役状态,配备的潜shè弹道导弹都是单弹头,且shè程不到三千公里,只能够对中国在北大西洋上的盟友与军事基地构成威胁。

当然,如果以军用为目的,那么中国的发展方向并没有错。

要知道,正是在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领域拥有的巨大优势,使中国在战略弹道导弹领域保持了十分明显的优势。到中德冷战结束的时候,中国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技术至少被德意志第二帝国领先了二十年。

问题是,这并不是民用航天工程的可取之道。

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的优势在于使用的便利xìng,即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在发shè前,不需要加注燃料,也不需要频繁的进行维护保养,更不需要预热。从第二代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开始,就能随时点火发shè。相比之下,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就没有这些优势了。前三代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都不能把燃料长期储存在火箭内,必须在发shè前加注。即便是第四代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其燃料在加注之后也只能储存较短的时间,只能保证在国家进入紧急战备状态下的时候,提前为火箭加注燃料,缩短发shè前的准备时间。此外,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的维护保养量更大,安全xìng也十分糟糕,某些早期型号还需要在发shè前预热,发shè前的准备工作短的都有半个时,长的需要数个时。

这些特xìng,让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在军事领域的用途极为有限。

只是,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有一项xìng能远超过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即比冲。得直接一点就是,在质量相同、推进剂装填量相同的情况下,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的推力要比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好得多。

白了,就是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的经济xìng更好。

显然,在民用航天领域,发shè前的准备时间不是关键因素,也不存在rì常保养维护等方面的问题。

也就是,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更适合用在民用航天领域。

正是如此,中国的航天科学家与工程师还在努力计算把一颗携带了无线广播电台的人造卫星发shè到近地轨道上需要制造一枚多大的运载火箭的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率先把卫星送上天,而且让全世界都收听到了这颗卫星发出的广播信号。紧接着,德意志第二帝国就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大飞跃,即把第一名宇航员送到近地轨道上,并且在其绕地球飞行两天之后,使其安全返回。

这一天是一九6sì年六月七rì。

当时,中国的新闻媒体只做了极为简单的报道,而且给出的评价都不是很高,即把一名宇航员送到大气层之外,跟把一只猴子送到大气层外面没有什么差别,而且对国家的安全与经济发展没有太大帮助。

显然,巨大的差距,让中国的新闻媒体无法给出正面评价。

由此可见,这是一场不公平的竞赛。在中国人发力的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在飞往地球之外的赛道上全速奔跑了十多年。

所幸的是,这一切还不晚,至少rì耳曼人还没有登上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