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滇马(1 / 2)

振南明 一袖乾坤 3014 字 2019-11-16

 (第二更,求推荐票)

比起凤阳府驻扎的刘泽清、刘良佐,朱慈烺更关心战马的问题。

大明自立国以来素来关注军队战马的配备。

洪武年间便有马政,永乐时期屡征蒙古也获得了不少良驹。

这之后明廷在边境设立马市,向蒙古人买马,甘陕地区也可以养马,总得来说不必太担心战马供应问题。

可到了明末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陕西流寇四起连年战乱,马政自然废弛。原本与明朝关系良好的蒙古各部也被满洲人打怕打服,收为跟班。

及至甲申国变,满清入关半壁江山陷入贼手。

此时明廷彻底失去了从西北获取战马的途径。

虽然依靠装备精良的步兵和炮兵也可以抗衡骑兵,但朱慈烺还是想拥有一只属于自己的犀利骑兵。

这也是为何他在组建神策军的时候单独成立一骑兵营。

不过南明的战马来源很成问题。大部分战马都是各镇军头带来的,如高杰部、黄得功部。

属于朝廷的马匹大部分都是各省乃至藩国的供马。

这些马挑选凑出几百上千匹来不成问题,但要凑出上万匹是绝不可能的。

现在朱慈烺还勉强可以给神策军天骑营配备足额战马,但等到将来扩军,增设更多的骑兵营,再想靠供马配备就不可能了。

于是乎朱慈烺便得从别处想办法。

让各镇军头进贡马匹是不可能的。战马在明末是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远比士兵重要。

黄得功、高杰或许会看在天子的面子进贡几十上百匹,但要想让他们一下进贡上千匹战马绝对是痴心妄想。

向蒙古人买马也不靠谱。

且不说林丹汗死后蒙古各部相继臣服清廷,便说真有蒙古小部落贪图南明朝廷给出的高价卖马给明廷,如何从北地把马匹带回江南也是个问题。

要知道这可是上千匹马,目标实在过于明显,只要被人盯上很难安全输送到南面。

北面不行自然只能在南面想办法了。

朱慈烺毫不犹豫的想到了滇马。

滇马又称云南马,是华夏历史上有名的马种。

早在两汉、三国时期滇马就已见诸史书。《华阳国志·南中志》云:“长老传言,滇池有神马,或交焉,即生骏驹,俗称称之曰‘滇池驹’,日行五百里。”

唐宋时期,《蛮书》记载:“马出越赕山东面一带……尾高,尤善驰骤,日行数百里……腾冲及申赕亦出马,次赕,滇池尤佳。”《新唐书·南诏传》中亦云:“越赕之西有荐草,产善马,世称‘越赕骏’。始生若羔,岁中,细莎縻之,饮以米渖,七年可御,日驰数百里。”

宋朝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记载:“大理马,为西南蕃之最。”

周去非《岭外代答》也说:“南方诸蛮马,皆出大理国。”

元代,《马可波罗游记》记载:“云南省及广西高地产健马,躯小而健,贩售印度,然应知者,人抽取其筋二三条,俾其不能用尾击其骑者。”

明时《南中杂志》记载:“滇中之马,质小而蹄健,上高山,履危径,虽数十里而不知喘汗,以生长山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