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舌尖上的中国(2 / 2)

重启高一 白雨涵 0 字 2021-09-17

顿了顿,张谭说:“这部片子我计划拍摄一年时间,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导演,负责素材拍摄。我担任总导演,告诉大家该怎么拍,需要拍摄哪些内容……大家都看看自己面前的拍摄暂行大纲,找自己想拍的题材,回头我们安排一下分组。”

张谭布置的拍摄暂行大纲,基本上是囊括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和第二季的内容,第一季七集几乎无可挑剔,张谭自然全部笑纳。

第二季七集褒贬不一,主要是人文部分讲太多了,导演过于表现一些东西,结果落了下乘。但是老实讲,张谭除了第四集不喜欢之外,其它几集都还挺喜欢,觉得《脚步》、《心传》、《相逢》、《三餐》这四集还是有质量保证的。

因为张谭没打算自己连续拍个几季纪录片,所以这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国》,他决定拍摄十二集,也就是《舌尖1》加上《舌尖2》的四集,以及一集超长的花絮。

吸取《舌尖2》的教训。张谭严格制定拍摄内容,必须是食物为主题,人文不能占比过重。

“大家都找好自己要拍的题材,回头分完组。我们再仔细探讨拍摄方式。嗯,分组的时候,尽量是有经验的员工分开,加入各个导演小组。”张谭最后说。

纪录片摄制组的成员,一共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张谭原本的石头团队,一部分是央视纪录片部门的员工。

六个小组,陈力、王晓宇、余辉各带一组,央视的马志宇、苟玉才、赵世鹏也各带一组。

……

分组结束后,一个小组包括组长共有六名队员,分别是副导演、摄像、灯光和两名场务。这六组人马将在今后一年时间里,天南海北四处飞,拍摄出张谭需要的大量素材。

会议接下来探讨拍摄内容和方式。

“纪录片本身就是慢工出细活的工作,外国人为了拍一部纪录片,甚至花费几年十几年拍摄素材。我们需要学习这种精神。当然我们不需要一个镜头拍这么久,分配好各地的取材时间,到时间了就去拍摄,一年时间足够了。”

张谭说完,又用投影机投影了几张幻灯片。

“你们先看看我设计的几张海报。”张谭按了一下按钮,第一张海报投影出来。

海报很有意境,一双筷子夹着一条里脊肉的样式,但是仔细看,会发现红色的瘦肉部分是山的形状,白色肥肉部分是河水。上面还有一条小船,黄色的肉皮部分则是一长串的麦浪。

等了一会,张谭又切换到第二张。这一张海报也是象形图片,一个大海碗。上面漂着小船,将山水都纳入其中。

接下来几张,都是差不多意境的海报。

张谭转而看向众人:“大家大概能揣测到我要怎么拍了吧?”

陈力点了点头:“大致看出来一点头绪,导演是要借着拍美食来拍创造美食的环境与人对吧?”

张谭点头:“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当然也并非单独拍环境或者人,拍环境、拍人就落了下乘。我们要拍食物。那么食物是怎么来的,谁发现了食物,谁创造了食物,谁吃了食物,那个地方吃食物有什么风俗,都可以添加进去。”

接着他又仔细说了说,具体的结构模式,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将所有的细节都弄明白。

接下来几天时间里,张谭从央视拿到了高清摄像机等尖端设备,分配给六个小组。这一次拍摄纪录片,不仅要拍出人文,还要拍出画面,用最美的画面去呈现最美的食物和最美的中国。

几天之后,摄制组兵分六路,开始奔赴全国各地拍摄。

张谭也不辞劳苦,飞来飞去,在各组之间转悠,指导监督。

……

“谭张要拍纪录片!”

这个消息是在2008年的元旦到来后,被人传开的。到了张谭这个级别,要做点什么事情,根本就藏不住消息。

他会忍着不说,就像他做慈善也没声张,但是不能保证身边的人不说出去。尤其是那些记者,各种拉关系,总会让一些员工心动,然后透露张谭的消息。

这次的纪录片也是如此,被薪浪网的一名记者率先公布出来,然后被各大媒体转载了过去。

“央视庐影合作拍摄《舌尖上的中国》,谭张新作确定为大型美食纪录片。”

“电影导演风生水起,谭张为何又转行纪录片了?”

“是多才多艺,还是无所畏惧——独家点评谭张成名史。”

“武侠?歌曲?电影?现在轮到纪录片?谭张究竟有多少才华?”

对张谭拍纪录片,怀疑、肯定者皆有。

为免大家胡乱猜测,张谭的个人微-博发布了新消息,低调处理:“拍摄《舌尖上的中国》纯属个人爱好,给广大美食爱好者,带来一些福利,也向大家展示五千年历史的传统农耕文明,人与食物之间的故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