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2 / 2)

刘预居高临下,把这一切尽收眼底。

心中不禁感慨万分。

当年周王朝定礼乐,是多么的英明,多么的务实啊。

这些礼制、雅乐绝对不是无用的花架子。

只需要看看眼前的这些氐羌首领,一个个都已经被从心神上震慑住了。,

就可以想见,当年宗周封疆的时候,其文化上的强势,对于当时的蛮夷是多么的震撼。

“古人诚不欺我!”

刘预不禁轻声感叹一句。

经过小半天的礼制下来,所有的氐羌各部首领都是服帖的很。

哪怕是再豪横的人,也绝对不敢在此等场合造次。

当礼制的流程结束,剩下的就是要按照刘预的套路走了。

“朕召你们前来,你们可知道为什么?”

此时,已经是在大殿内进行朝会。

刘预向下面的各部首领问道。

“陛下天威,我等西陲野人,哪里能猜测道啊。”

一名坐在前排的氐人首领答道。

此人是仇池部的首领杨难敌。

“杨难敌,你是大族子弟,治下有多少土地,多少人口,你可知道?”

刘预一看杨难敌答话,就知道自己安排的‘托’开始配合了。

他便又问道。

“臣自然是知道。”杨难敌答道。

随后,杨难敌就把自己部众土地和丁口的数量数了一遍。

刘预满意的点点头,继续问道。

“那朕问你,将来你老迈了,将会由何人继承部众和土地?”

杨难敌一听,先是换上一副很自豪的表情,然后说道。

“回陛下,臣有十六个儿子。”

“一个个都是勇敢强力,不管是谁继承,都是一个好手。”

很显然,杨难敌并没有直接明确的继承人。

其余的氐羌各部首领闻言,也都是同样点头。

很显然,大部分的氐羌首领,根本没有什么明确的继承人。

或者说,在场的许多部落首领,根本就决定不了将来由谁继承自己的遗产。

他们的儿子、兄弟和侄子背后都各有势力。

一旦身死,总会少不了一番争抢的。

到那时候,他们都已经嗝屁,又怎么管。

“哈哈,那朕问你,若让你最中意的儿子,将来继承部众和官职,你觉得可以实现吗?”刘预问道。

“恐怕很难啊。”杨难敌继续说道。

“臣的几个儿子,都是有才干,不给他们机会施展能力的话,只怕会出乱子啊。”

氐羌各部争抢首领,几乎就没有不出乱子的。

“要是朕有办法,让你的意愿得到保证,你觉得怎么样?”刘预问道。

“陛下,真的有办法吗?”杨难敌一副惊喜的模样。

刘预一看,不禁有些皱眉。

这个杨难敌,演技实在太差!

不仅仅是演技差,表情浮夸。

甚至于,这话接的过程中,都已经有了遗漏了。

按照原本的剧本,他还不能说这话的。

不过,事情已经这样了,刘预只能继续往下说了。

“那是自然!”

“难道朕的话,你还不相信吗?”

杨难敌闻言,立刻就是离席叩谢。

“不知道陛下有办法?”

“朕早就听说,你们不仅各部之间有争端,而且部落之内也往往纷争不断。”

刘预轻咳一声。

然后继续说道。

“所谓的根本愿意,无非就是两条。”

“一个就是各部地盘划分不明确,农田牧场胡乱划分,时间一长,就会有误会。”

“再一个就是是部落之中长幼尊卑秩序不行!”

底下的一众氐羌首领闻言,都是一个个若有所思。

有几个聪明人,都已经明白了皇帝话中含义了。

他们不禁在心中暗暗冷笑。

这个汉人皇帝,果然还是一样的野心。

提出所谓的问题,肯定就要是直接管辖他们部众和土地。

当年的汉魏晋都想做的事情,他们怎么可能轻易的答应。

不过,还是有些没有想明白。

他们依旧在等着刘预接下来的话。

“所以,朕此次找你们来,就是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两个问题。”

“朕打算派出专门的官吏,替你们勘定山川舆图,划分各部的土地,明确界限。”

“给勘定的部族授予封册铁卷,只要是持铁劵者,全都受到大汉的保护。”

“不论是征战,还是复仇,都不会允许侵吞土地和部众。”

此话一出,一些势力弱小的部族首领,立刻就是笑逐颜开起来。

氐羌各部之间,相互攻杀兼并从没有停止过。

弱肉强食,在这片土地是最为常见。

若是能得到这样的土地封册,那就是获得了汉军的保护啊。

对于小的部族来说,再也不怕大部族的攻击和兼并了。

就算是遭受了损失,也绝对不会落到被彻底吞并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