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所谓善良(2 / 2)

“你再来教教我。如何将足以满足几十万甚至百万大军的物资从北周运至渤海,还不让契丹误会北周的意图而导致立刻举兵来攻?”</p>

北周如此大规模地支援渤海,用心根本昭然若揭,契丹不发飙才见鬼呢!</p>

开封大典上,一直是薛伊奴出面为渤海筹募物资,北周朝廷从来没有正式表态支持过。</p>

柴兴又不傻,哪怕心里再是支持,也必须把事情局限在“民间自发”的层面。支援渤海是为了让渤海拖住契丹,而非逼着契丹打过来。</p>

本末不能倒置。</p>

所以,还没到筹募,柴兴人就跑了,根本没有留下来站台。</p>

马玉怜一念转过,香汗淋漓。</p>

风沙斜她一眼,含着笑容,又是一串连珠。</p>

“你来教教我。如何将足以满足几十万甚至百万大军的物资从北周运至渤海,还不被契丹半途打劫?“</p>

“还有,足以满足几十万甚至百万大军的物资从北周运至渤海,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和时间?路上人吃马嚼会浪费多少?不够的部分,由谁来出?”</p>

“还有,足以满足几十万甚至百万大军的物资从筹购到运输,需要多少有司衙门通力合作,需要搞定多少势力才能够顺利成行?”</p>

“你知道这中间会产生多少利益纠葛?又有多少人等着雁过拔毛,想要分上一杯羹?”</p>

不仅马玉怜,连马思思都听木了。</p>

马玉怜发觉自己把这件事情想得太简单了。</p>

本以为不就是买点粮食好衣服吗!又不是不给钱,主人出面,根本小事一桩。当真没想到居然牵扯这么大。</p>

“嘴上善良容易,其实善良不容易。自己做不到不要乱答应,不答应也未必铁石心肠,可能只是比你多那么一点脑子,知道有多少人和事需要摆平。”</p>

风沙把书折往马玉怜的身上一掷,冷笑道:“让你拖上几天,你以为我随口胡诌?或者以为我是神鬼降临,一言既出,天威律令,所有人一概奉命?”</p>

</p>

只要跟人当面,他就敢应承,只要应承了,一定做得到。</p>

一言九鼎当然不是靠着嘴巴说说。先有九鼎,才有一言。</p>

这件事他还没完全准备好呢!关键碍难不少,并非实锤。</p>

把人叫来了,却无法应承,等于浪费时间。</p>

如果硬着头皮答应,最后却没做到,更会折损威信。</p>

往后再想推动,事倍功半,根本得不偿失。</p>

马玉怜被书折砸得一哆嗦,赶紧把书折捡回来,双手过头捧高,脑袋则埋得更低,哭道:“婢子知错了,求主人饶恕。”</p>

风沙没理会,也没吭声,思索半晌道:“听你描述,直到现在,他好像也没有说过钱瑛半句坏话,甚至连一句抱怨都没有,是不是?”</p>

马玉怜忐忑不安地回忆了一下,赶忙道了声是。</p>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条好汉,值得一见。”</p>

风沙嗯了一声:“既然你都答应他了,那就不要拖拖沓沓,不如爽利一点,让他知道你不仅说话算数,而且管用。现在就派人叫他过来好了。”</p>

马玉怜心里一松,更是一喜。主人还是挺疼她的,尽管冲她发了火,终究还是允了。</p>

风沙斜她一眼,又道:“去换身衣服补下妆,待会儿端庄一点,别红个眼睛哭哭啼啼的,哪有半点公主样。”</p>

马玉怜使劲点头,心里甜津津的。哪怕主人生她的气,还是不忘在外人面前维护她的颜面呢!</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