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法国资本是自家人啊(求订阅,票票)(2 / 2)

“是吗?”吕克-贝松心里乐坏了。

果然是机会来了,他就知道。

毕竟要说法国媒体最关注哪家好莱坞制片厂,肯定就是萤火虫影业了,毕竟是“自家人”,经常报道有关的消息。

莱曼也没功夫去和吕克-贝松解释太多自己此行的规划,接着又道:“如果有什么事,能明天在谈,我要先去休息,太累,时差没倒过来。”

“好的好的。”

人都来了,也确实要谈合作,还怕他们跑了不成,吕克-贝松自然也不能表现的太心急。

太心急,这条件就不好定了吗。

……

“约瑟夫,稍后你就去多联络几家电影公司,最好透露一点咱们的需求。”

莱曼去到酒店,立马吩咐道――他自然不可能一个人过来拉投资,还带着公司的总裁,以及法务部门。

毕竟要好好安排一下。

“不跟欧罗巴影业谈吗?”约瑟夫是知道莱曼跟欧罗巴影业的关系,故此疑惑道。

“他们才多少资金储备,再说,公司又不是听吕克-贝松一个人的,等他们扯完皮,我们早回去了,所以此行多拉拢几个盟友才是最好的,也方便我们谈判,占据主导权。”

“好,我马上就去办。”

约瑟夫已经知道莱曼要收购数字领域的计划,也见识到了特效大片有多赚钱――这几年票房前几的大部分是特效巨制。当下也是觉得萤火虫影业有一家自己的特效公司会是很大的补强。

便就带着人去联络百代影业、Foxatom等法国本土电影厂牌……

“这是……”

百代影业的CEO德尼-伯纳德看着公司前台发来萤火虫影业的邀请函,人都傻了。

欧罗巴影业近几年发展的有多快,他们可都是看在眼里。

要说吕克-贝松有多厉害,倒也不至于,大家谁不知道他们盈利的大头是电影发行。

而好的片源从哪来?当然是那个萤火虫影业在提供。

虽然数量也就那样,在六大眼里根本不够看,可到了法国可就不一样了,大家难兄难弟的,都没赚什么大钱,本土电影人又不给力,出产的作品也就在法国卖卖,其他地方根本卖不出去,也没人愿意看太过苦闷、乏味的文艺电影。

哪怕法国本就有最好的文艺基础,像是去年百代发行的《放牛班的春天》,就拿过法国一地的月票房冠军,可这样的质量也不是每部文艺作品都能做到,总得来说,还是市场不振,票房卖不动,全靠政府的政策还在支持。

百代这样的本土势力又何尝不想搭上好莱坞的快风车,把电影卖到全球――好莱坞可是签过备忘录,受到国家支持的,以美国的各方面威胁去打压其他地区的电影产业。

嗯,中国会引进好莱坞大片,以及后来第二次谈判时的引进数量上升,也是各方角力的结果。

不然,好莱坞电影凭什么卖向全球,用实力发电?那直接来个不准引进的政策限制不就好了。

――――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