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高兴jpg(求订阅,票票)(2 / 2)

这位媒体人的问题,大概也是许多观众心中的疑问。

小丑,确实是本片的一大亮点。

因为好莱坞的反派设定其实挺类型化的,最多的就是长得凶神恶煞一身肌肉的光头壮汉,活跃于各大动作电影。

偶尔出现一个变态,都能引发观众的讨论,比如安东,比如《这个杀手不太冷》的警探。

而且,纵观全片,小丑就像是一个突然出现的幽灵,没有弱点,什么都不害怕,也无法交流、谈判,精于人心,狡诈混乱,让观众耳目一新的同时不可避免的非常好奇。

诺兰笑笑,解释道:“我在创作本片之前,莱曼导演给了我很多灵感。那时候我苦于追求对哥谭秩序的深度挖掘,但没有很好的表现形式。再加上我翻过不少漫画,小丑的形象跟蝙蝠侠一样从没有统一过,我其实有在思考怎样表现它。

然后,他就跟我说,与其花费大量篇幅建立身份认同,不如刻画的直接点,不需要笼统的过去,如果认真看,电影中,小丑对自己嘴角伤疤的由来是有两种说法的,他就是突然出现,那样的疯狂,我只要表现这部分,注意戏份别失衡,把自己想说的表达出来......”

藏在底下的莱曼撇嘴。

他其实真没出什么力,只是加速了项目的筹拍。

像诺兰、墨西哥三杰这样的导演,其实是不需要他操心的,每个人都有各自讲故事的风格,他能做得,只是推一把,提供资金和渠道,然后享受一些红利。

毕竟每个制片厂,都能培养大量的导演人才,莱曼只是比别人多些了解,信息差罢了。

真没啥好骄傲的。

希斯-莱杰就很老实,当记者问他是以怎样的状态抓住这个角色。

他也不吹自己,就说自己从接到角色之后,就一直刷片、刷相关的漫画,然后在脑子里建立比较清晰的形象,那么到了片场,自然知道怎么演。

毕竟,小丑这个角色某方面来讲挺单薄的,只是主流银幕里,好像很少出现这样子来表现一个反派。我很幸运遇到了它。

它对我而言也是一种突破和改变。就像那句台词说得,疯狂就像地心引力,只需要轻轻一推。

接着克里斯蒂安-贝尔、加里-奥德曼以及艾伦-艾克哈特都简单回答了一些问题。

媒体人呼啦啦的抢着问答,随后又转向影片的后续。

“最后蝙蝠标志被戈登局长亲自砸毁,并搜捕蝙蝠侠,那么决心承担这一切,投身黑暗的布鲁斯-韦恩会怎么继续守卫哥谭?”

“诺兰导演,你还会拍摄第三部吗,还是说?”

“萤火虫还会继续投资这个系列吗?”

......

问题慢慢从电影本身开始跑偏,这主要也是有太多东西想问。

因为萤火虫和华纳签署的合作协议,其实一直没公布,大家都想知道萤火虫在这之中扮演了怎样的一个角色,另就是具体的收益划分,这也是媒体比较关心的。

当然,之所以保密肯定有保密的理由,华纳的高管含糊几句,只说了会有续作,其他都没回答。

媒体采访大约持续了半个小时,观众散场后,嘉宾们也都各自离开或参加华纳的招待酒会。

首映礼结束,夜已经深了。

但注定这个夜晚不会平静。

派拉蒙的人知道《黑暗骑士》的首映反响,更是抓紧宣发,担心劲敌太猛。

莱曼跟着华纳的人一起礼待宾客。

得到的也都是好话。

“预祝大卖。”

“市场火爆。”

华纳制作部的总裁乔森-坎贝尔也乐道:“这样的现场气氛,让我们更有信心啊。拉斯特先生,我觉得我们之间可以多多合作,一些小事,过去了也就过去了。”

莱曼口中称是,心中不屑。

对于这些变脸的资本家模样,他见的太多,见怪不怪。

只要能给他们带来丰厚的利润,他们的态度一定热切的不像话。

而一旦产生矛盾或者利益分配不合,那便是另一副面孔了。

这种瞎话,听听就行。

不拿出诚意,他是不会轻易松口的。

酒会结束,喧嚷热闹的宴厅变得冷清寂寞。

莱曼吐出一口气,洗把脸清醒清醒头脑,便开了个房间睡觉。

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