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6章 借势(2 / 2)

等这人离开,莱曼还没怎样,瑞恩忍不住道:“没必要对这些人太客气,我们本来就没多少接触。”

“喝点酒罢了,我可不会轻易许诺什么。”

有人的地方就有圈子。

戛纳乃至整个法国电影圈一直对曼恩传媒的态度有些差别,一部分是既得利益者组成的网,他们都直接或间接靠莱曼赚到过钱,所以友好;而一家电影公司又能引动多少人呢,没搭上曼恩传媒的顺风车的本地电影人里,兴许也有人有些言辞上的不满、嫉妒。

莱曼当然可以当不知道,但其实他也不愿加深这种割裂,所以尽量姿态做足。

只不过,当酒宴即将结束之际,有件麻烦事还是避不开。

......

莱曼此番过来,多少是知道戛纳组委会和戛纳市政厅打的什么主意。

还是那句话,电影节可以给演艺人员贴金,但也要有人给它镀金。

其实也正常,你一个国际性电影窗口平台,连几尊大咖都请不来,岂非那一届的评审团太掉价?

而评审团都掉价,资历不够,又如何去吸引那些当红演员或者好的作品参加评选?

今年5月的这届,很明显就有些星光黯淡,连带着相关通稿都激不起水花,关注度低迷。

无法,出了问题就得改。

而电影节能做文章的,除了评审团成员拟定一事,还能用什么吸引各地电影人、游客的视线?

几乎只有这一条路走。

而由此又衍生出两个问题:为什么戛纳有嫡系导演这一说?为什么戛纳亲近华语电影?

其实答案的本质很相似,那是因为戛纳组委会也需要借助导演自己的人脉关系填充他们的嘉宾阵容,乃至电影名单。

你可以发现每一届评审团组建完成后,基本上里面的人都会出力帮忙维持当届的开幕展映,而华语地区的潜质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大个地方,产片量就不是一般的地区能比的。

那么,这也就不奇怪戛纳组委会会找上莱曼了。

一来,他是嫡系中的嫡系,一旦当选,肯定比一般人更愿意出力些;

二来,谁不知道他在好莱坞混得好,别的不说,随便招呼几声,那些跟他合作过的大牌演员抽个时间就当游玩一下没关系吧,又或者能吸引很多好莱坞的星光于此,连带着周边的广告牌、参展电影都有分量些。

要知道,好莱坞相较于其他地区,真不太看得上戛纳电影节,很多时候,人家自己就玩了,毕竟人家的奥斯卡影响力更大些不是,没必要把颁奖公关的力气投放到戛纳。

凭这一点,好莱坞就有理由不外流。

当然,他们是不知道莱曼现在跟华语电影圈的官方组织中影也接上关系了,不然这邀请的动力或许会更充足些。

他们多次接触华语电影人,不也是在借势?

反正戛纳组委会无非想要的是足够的噱头、含金量、曝光度乃至说片源的优质与否,而这些,莱曼都能给。换句话说,以此时曼恩传媒的地位,只要打通了他,一部分的好莱坞演艺圈和一部分的华语电影圈人脉关系都摆平了,都不用劳烦他们埋头叹气,却不知何处施为。

只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