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环球盯上了漫威主题园区(2 / 2)

“独家授权的话会以园区人流量参与门票利润的分成,而如果是特许经营的话,每年大概会每家5000万到1亿的进账。”利亚姆事先做过功课,很快答道:“华纳就把哈利-波特的主题公园使用权交给了环球运作,虽说很具体的条款双方是保密的,但根据市场情况,差不多就是这个价位,毕竟环球担了很大的园区开发、维护运营的风险。”

“但华纳不是后悔了吗?”

“是啊,谁知道仅仅不到10年的IP深度,能在影视周边之外,搅动这么大的市场热情。”

今年4月,环球旗下的奥多兰主题公园的哈利-波特园区开业后,据TEA、AECOM两家统计公司调查得知,从2005环球在和迪斯尼的竞争中拿到华纳有关哈利-波特的特许经营,到2010年开业后的人流量对比十分明显。

在奥兰多主题公园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里,大家也可以发现,因为全世界各地哈迷的涌入,其5、6月份的接待人次同比增长百分之47,整个的门票收入增长了百分之17.5,毫无意问,哈利-波特是这一连串变化之中最关键的助推器。

消息放出,被隐隐威胁到主题公园之王的迪斯尼坐不住了,赶紧带着最好的诚意重新接触华纳,但华纳自己也很尴尬。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成绩是很耀眼不错,周边收入也确实高,名副其实的华纳第一IP金矿,这10年来的总营收早已超过180亿,排在IP营收榜单的第九位,华纳兄弟当然肯定好好利用了这个IP开发衍生品,进行商业合作,不然光靠票房和家庭娱乐部分,其实只占了不到三分之一。

但华纳的经营理念跟曼恩传媒差不多,哪怕有自己的玩具生产线和其他商品部门,大头也是跟乐高、孩之宝、美泰合作,公司的总体态度就是:多多关注电影,多花些心思在制作电影上。

而迪士尼的经营理念是什么?

迪士尼将自身是定义为集公园、度假村和消费产品为一体的全方位体验综合,只不过在主题公园的领域里,环球一直在跟迪斯尼正面厮杀竞争罢了。

那为什么环球要争,华纳不争?

华纳当然有自己的理由:经营不当,除了玩电影,其他没经验,也成功不了,在残酷的事实下,哪怕《哈利-波特》的各种基于版权的经营权就握在华纳手里,也没办法变现的话,只能交给别人运营,好歹还能坐着收钱,虽然肯定拿不到利润大头。

要知道,1998年,在看上《哈利-波特》系列书籍的前夕,华纳痛定思痛出售了旗下主题公园公司六旗;

2001年,华纳兄弟的实体门店因零售玩具市场环境的低迷而陷入困境,为此,他们又陆续关闭了旗下的130家门店......

此类种种,基本贯穿了华纳的发家史。

这也是为什么在综合IP扩展业务上,华纳是那样的被动——不是华纳不想搞,而是以前搞过一直赔,那还不如专注自己最得心应手的影视内容产出,然后配套其他领域玩得转的公司一起合作。

换句话说,把事情交给更专业的。

这也是很多忧虑跨界会导致拖累本身业务的公司经常玩的模式,全世界无论哪个行业都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