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 传媒(2 / 2)

且等他过去之后,既不是直接吩咐他做什么,或者是督促的意味,而是让他分析《环太平洋》这个已经在市场上取得成绩的项目案例。

这种从结果反推论据的本事,李耀光张嘴就来——

“我个人觉得,这是由多个因素共同铸就。

一,萤火虫找中影牵头无疑是最正确的一步,后续寻找博纳、华艺等本地很有宣发经验的公司又弥补了本身资源不足的窘境,然后中美合拍的影响力,又或者说是邓朝等人的参演能让很多的观众产生认同感,再加上之前不断引导的观影舆论,和宣传上的叠加才形成了现在的票房声势。”

翻译成人话,宣发上能聊的点不多,除了合拍噱头,就是因为10月档期里能跟电影扯上关系的劲敌都被收编了。

要知道,以往的时候,能跟以视效为主的好莱坞大片正面争锋的就不多,而内地影市最有成绩的几家,本就以华艺、博纳(这家主要是港岛电影公司出产的项目都有它出力)、光线排的上号——中影的立场摆在那,虽实力最雄厚,但毕竟不能计算在内。

也就是说,三家里,两家跟《环太平洋》有直接的利益关联,剩下的一家也没必要去撞。

这才导致10月档期一个能打的都没有,都是些小虾米,那不得由着人家逞威。

“二,《环太平洋》票房能爆,虽然跟成熟、先进的视效技术有相当大的关系,但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点就在于他们抓准了内地观众爱看的设定内核——机甲真人特摄,是很亚洲化的文化符号,这从这部电影在美国那边放映,首周才拿下3700万,次周跌幅也非常快就能看出来。”

说人话,李耀光觉得萤火虫好像是特意把核心受众放在了亚洲这边。

虽然很奇怪,但事实就是如此。

毕竟只要看过电影的人都能发现《环太平洋》是偏日式动漫的改编产物,这类电影在北美观众基础能高才有鬼了。而且北美观众对特效片并不缺,也没那么欣赏陀螺一手塑造的厚重感。

反观北美目前最火的类型电影,毫无疑问是超级英雄电影,随便一个片北美票房都过亿,这就是受众门槛的差异。

再者,北美观众那是很自大、自傲的,基本看不起其他地区,萤火虫在那里面突出中方的戏份虽然确实能讨好内地观众,但不是又增大了美国本土的受众流失?这也是他想不明白的点。

“三,我发现萤火虫的制作厂牌在内地经营的形象还不错,很多影迷愿意去看他们家的电影,而在这种情况下,暴风赤红的作用力就很明显了,它在很多观众的期待之外,加大了氛围感,做到了真正能娱乐大众的东西,所以票房才涨的这么快,这么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