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的大秦,西北已经入秋,但南方依旧还是炎炎夏日。
从南到北秋收都在火热进行。
而在这种火热的忙碌之中,各地江河码头和几处海港也在无数官员的规划下开始动工,在大秦都市报铺天盖地的宣传之下,整个大秦从朝廷到百姓全都投入了这场史无前例的工程建设之中。
大量的兑票哗哗啦啦如同流水一般从华夏钱庄流入承包各地工程的商贾手中,然后又快速的流入钢铁水泥采石伐木等终端工厂,大量的牛马货车舟船如同蚂蚁一般行走在纵横交错的大秦版图上,几条驰道有若大动脉一般将整个大秦联系在一起,南到南海,北到辽东湾,东起琅琊海岸,西到咸阳,整个大秦有若一个巨大的建筑工地,到处都是人声鼎沸的火热场面。
时间后退到六月底,始皇帝拿到了外出旅游的清河侯让使臣送回来的一大箱军事改革策划书。
此时距离蒙恬上书军制积弊请求改革军制已经过去快两个月。
不过当看到这一箱子奏书的时候,始皇帝傻眼了,不过好在陈旭随这一箱子奏书送回来的还有一封详细的书信。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臣非是武将,不统诸军,不通兵法,然靖武侯之奏书言辞恳切必无差错,如今大秦四夷皆定再无隐患,百年前商君为强盛大秦制定了严格的军法和军爵体制,但那只是为大秦争霸诸侯而不得不为,如今百年过去,时移世易,诸多律法和军功授爵制度的确到了要再次修改的地步……”
“北军雁门关事件与此次西军搪瓷时间并非偶然,自从裁撤西北大军组建精锐马卒之后,更役制度已经名存实亡,戍边士卒无仗可打便无爵可得,长则生怨,怨则乱法,法令如同桎梏,已经不合时宜……”
“臣初入咸阳曾与陛下言,宁可无法,不可为恶法,不改军制,则军心不稳,不改军律,则士卒生怨,臣已经细看靖武侯之奏书,也细读陛下之书信,臣虽在外,亦为陛下对臣如此恩隆感激涕零,因此踌躇斟酌月余写下这些军制改革之策划,臣不在京师,因此还请陛下看完斟酌,若是能用,则臣月余辛苦也值得……”
“军队乃是大秦稳定之基石,陛下切勿仓促而动操之过急,而是可以徐徐推而广之,先西军,再北军,再关中,再全国郡县,用两年时间完成此次军制改革臣以为可矣……”
“因为军制改革体系复杂,军律修改也需要慢慢推行,臣也知道因为奏书太多陛下必然难以很快审阅完毕,因此先有一番简易计划……”
“第一,从关中四营和西北诸郡抽调马卒分批更换北军和西军,采用新的军律,执行新的军制和军爵制度……”
“第二,按照新军制就近从西北诸郡招募年轻兵卒作为尉卒补充当地兵力……”
“第三,从中原诸郡尉卒之中遴选年轻勇武之兵卒补充关中四营和拱卫京师之禁军……”
“第四,全国各地尉卒采用新军制遴选招募年龄身高合适的兵员充任……”
“第五,退役之将士可以安排进入各地新筹备的海关、码头、港口、商务、财政等署衙任职或者担任警尉职务……”
……
“臣综上所述之法,可由兵部和户部拟定一个详尽的时间表进行推进,切勿操之过急造成边关、朝堂、地方陷入混乱,臣不在朝堂,但朝堂一切公务皆有法度,陛下只需妥善安排详加询问必然顺利无虞!”
这些奏书其实陈旭早已写好,只不过要接一个时机和一个貌似契合的理由交给始皇帝。
军制改革不是普通民生改革,自古以来大臣都不好胡乱掺和,陈旭虽然得始皇帝器重,但也不能做的太嚣张,在军队毫无问题的时候就跳出来指手画脚。
就像一个人刚刚被一家世界五百强公司聘用,总觉得公司这也有问题那也看不入眼,整天在领导面前逼叨逼叨这儿要改那儿要改,甚至还告诉老板,你这家公司的规章制度和人事制度全部都有问题,你必须按照我制定的规则全部换上我推荐的人才能做大做强,面对这种傻逼级别的新人,大部分领导一定不是虚心纳谏,最大的可能只是会一脚踹出去。
秦始皇不是世界五百强级别的老板,他是世界第一强的老板,有吞日月统八荒的雄心壮志,即便是他可以从谏如流,对陈旭也青睐有加,但却没有任何人能够凌驾到他头上去指手画脚,除非他开口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