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不少,半个月后,去咸阳送信的侍卫返回,一起随同而来的还有张苍、胡宽、麻杆、公输胜等科学院一群熟悉的首领和工匠,同时带来的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钢铁滑轮甚至还有各种工具,还有两架视距超过二十里的巨大望远镜,满满当当装了好几车。
有了张苍这群熟悉的手下,陈旭的心情顿时轻松了许多,把造船厂的一群匠工集中起来,介绍互相认识之后再次亲自讲解了帆船图纸并且让匠工带领张苍等人到已经造好了底舱和龙骨的大船上仔细观察,吩咐所有人密切配合,尽快将这艘人类有史以来第一艘航海的帆船打造成功。
对于风帆的理解,张苍等人可比一群琅琊郡的工匠领会的深刻多了,科学院的匠工早就在试验风帆,陈旭在送给张苍的信中已经提到,因此这次带来的就有几个专门研究风帆的匠工,而风帆在咸阳城外的渭河中已经验证过了,的确可以通过调整风帆的角度借助风力快速行驶,甚至还能逆风行驶,只不过对于船的结构和制作更加严格,毕竟如果设计制作不合理,头轻脚重很容易被吹翻。
因此有了一群懂得船帆的匠工作为顾问之后,张苍很快就让人在海滩上按照图纸设计大小的帆船栽下三根桅杆开始制作船帆,几天之后,三面大小不等的风帆便升了起来,而且一个同比例的船舵也制作出来和风帆配合,通过实物开始演练在大海上的航行过程,同时炼铁炉和铁匠铺也筹备开工,琅琊县令调集来上万斤的钢铁和煤炭,差什么直接就当场定制。
“动滑轮两组,定二动一,挂侧帆,这样会更省力……”
“舵杆需要铆栓两枚,孔径八寸……”
“八寸圆钉二十枚……”
“主帆绞盘直径还要加大一尺……”
“舵轮和传动齿轮误差太大,还需要调节……”
“船头帆舵摆动不够结实,要换用铁索固定……”
“舵杆转动不够灵活,换一副钢铁活环……”
一群咸阳来的匠工匠吏配合的简直行云流水一般,炼铁炉和打铁工坊整日叮叮当当不绝于耳,来往的匠工一个个都如同得了红眼病一般,只把一群琅琊县的匠工匠吏全都看的目瞪口呆,感觉同样都是匠工,但差别已经不在同一个时代。
这就是科学院的匠工和普通匠工之间的区别,科学院的一切都是以实验开始,任何创新发明都是先有构思和图纸,然后开始制作实验设备,最后从实验中不断中修正设计总结经验,虽然比较花钱,但效果也绝对不可同日而语,何况科学院不怕花钱,有陈旭和皇帝这两个大金主支持,各种失败都可以接受,因此自然也更加容易出成果。
一艘五丈长的普通河船就需要三千钱,科学院一口气可以打造七八艘用来不断反复试验,这笔钱就算是普通的富商都无法承受,更何况这种试验可能一次两次就报废了。
也就是说科学院的一切成功其实都是钱堆出来的。
但陈旭却乐此不疲,而且也是无可奈何。
任何时代科学发明和创新,都是一个极其消耗钱财的过程,无数的钱砸下去,有时候可能屁的成果都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