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在自然界有好几种不同的单质状态,但却性状差异巨大,后世的安全火柴正是有了红磷才得到的大规模的应用,但红磷的置备方法陈旭完全不记得了,而且白磷的制作也非常危险,一不小心就会燃烧爆炸。
在人类历史上,化学实验就是无数人用生命来完成的,而在后世的工厂灾难之中,化学工厂也是最危险的地方,不出事则罢,一出事必然不会太小,爆炸起来如同世界末日,数十上百的死伤简直就是司空见惯的事。
虽然化学研究很危险,但也不得不说,化学实验充满了无限的神秘,引起无数爱好者的狂热追捧。
而历史上,磷的发现可以说也是一个奇葩,因为中世纪的欧洲炼金术士之间流传一个古老的说法,只要找到一种叫哲人石的东西,便可以点石成金,于是无数炼金术士开始狂热的寻找哲人石,躲在阴暗的小屋内念着各种咒语,焚烧石头,搅拌液体,而且对于所有黄色的东西都感兴趣,各种大便和尿液也是他们研究的对象,于是一个家伙就是在弄了数十桶尿液进行进行蒸煮提炼,和当初陈旭在小河村制作硝土一样,最后这些尿液经过各种不同的方法提炼之后,偶尔一次发现弄出来一些蜡状的白色物质,而且在黑暗的实验室中发出绿色的光芒。
后来这种物质就被命名为磷,本来的意思是冷光,而磷被发现之后,易燃的特性很快就得到应用,而且最早也是用在火柴上。
火柴其实在科学院研究的非常早,科学院筹备完成之后就开始了,因为有火药的研究基础,加上硝石和硫磺这些易燃材料都不缺,因此陈旭让工匠配合各种易燃物进行试验无数次之后,终于制作出了一种通过摩擦燧石粉末燃烧的火柴,这种原始火柴的配方有硝石、硫磺、微量铁粉和桐油,几乎就是翻版火药点燃爆炸过程。
这种原始火柴虽然能够划燃,但成功率并不高,点燃的几率和运气有关,有时候运气爆棚一根就燃了,有时候七八上十根才能点燃,更有甚至一盒用完也点不然,因此火柴在科学院系统虽然很受追捧,但却有一个外号叫幸运点火棒,在划燃每一根火柴之前,最好都在心底虔诚的祈祷一下太乙仙尊保佑才行。
但即便是火柴很不好用,但还是比燧石方便太多了,因为燧石点火还得携带容易燃烧的火绒,如果是在野外遇到潮湿阴雨天气,要生火极其困难,因此行军打仗的将士一般是吃不上热饭热菜喝不上热水的,一是条件不允许,二就是环境太恶劣,说不定火还没点燃敌人已经杀到军营门口了。
而幸运点火棒虽然成功率不高,但胜在方便快捷,只要划燃之后,生火非常的轻松,因此深受许多人的喜欢,科学院的一些彩票爱好者都是靠火柴划燃的几率来购买蹴鞠彩票,一根燃的,那是福运罩体,必然要多买,五六七八根燃的也还是可以买点儿,至于半盒一盒都点不燃的最好还是不要乱花钱比较好,甚至民间一些精通易理的方道术士也会通过各种途径在科学院求购一些火柴来卜卦算命。
于是幸运点火棒这种东西眼下早已不是一根小小的火柴那么简单,它被赋予了更多的天地至理,划燃一根火柴,腾空而起的是一股大道气息,燃烧的是阴阳二气,五行之力,八卦之火和人生的气运。
不过因为一直没有找到完美的火柴配方,主要是没有找到磷,因此陈旭也没大规模的推广火柴的研制和生产,而且陈旭也没空自己去研究,毕竟用燧石点火在人类历史上一直持续了数万年,中国人直到鸦片战争时期才接触到火柴这种高大上的取火装置,火柴被命名为洋火受到中国人追捧,非大富大贵之家用不起。而直到新中国成立,燧石取火在中国的民间还在大规模的应用,然后随着国内的稳定和工业的快速法发展,燧石才很快退出老百姓的生活范围,但在陈旭的记忆中,小时候还在爷爷的抽屉中发现过用来取火的燧石,不过后来不知道丢哪个角落去了。
因此在不成熟的工艺和配方下,陈旭觉得大家继续用燧石还是比较经济适用,毕竟一块燧石可以当传家宝用几十上百年,而且反正陈旭自己又不用生火,那是仆人才干的事,哪怕侯府依旧还是用钻木取火对他来说影响也不大。
但没想到一直没有什么成果的化学实验室成立两年之后,竟然解决了磷的问题,只要能够把安全无毒的红磷整出来,大规模的推广火柴基本上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接下来的连续几天,陈旭每天早出晚归,除开上朝和处理公务之外,几乎大半时间都是泡在实验室中,除开检查香皂的制作过程之外,大部分都是和余元在一起研究黄磷的提取和红磷的置备,当然成果也非常显著。
在两人不断的试验改进下,很快就完成了黄磷的安全提炼,其实只需要在干馏磷矿石的时候把加热溢出的气体通入水中快速降温,黄磷就会在水中凝结出来,而且在冷水中保存也不会有燃烧和挥发、爆炸的危险,不过在黄磷转化为红磷的过程中,试验中试管和烧瓶燃烧爆炸好几次,不过每次取用的黄磷量都很小,所以并没有伤到人,这个试验一直持续到第五天,终于在一次完全密闭的环境下进行干馏之时,烧瓶中的黄磷变成了红色粉末。
得到这个结果,陈旭终于是松了一口气,虽然眼下并没有温度计和更加精密的试验设备,但从成果上来说,至少已经找到了白磷转化为红磷的方法,那就是要在完全密封的情况下隔绝空气加热到一定温度,否则这个转化过程不可能发生。
剩下的陈旭就不打算掺和了,全都丢给了余元和实验室的几个方士学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