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1章共论(1 / 2)

北雄 河边草 0 字 2021-11-15

 孔颖达笑了笑,“俺刚从晋阳回来……再说,朝廷大策,俺一个国子博士可讲不出什么来。”</p>

马周道:“博士过谦了……晋阳是个好地方啊,龙盘虎踞,有王者之气,不瞒博士,若是有闲,俺也想去那边看看呢。”</p>

孔颖达点了点头,“晋阳龙兴之所在,气象万千,确实值得前去观望一番。”</p>

“博士见没见到陈公?听说他即将入凌烟阁,且会为陛下许为第一,若能当面拜见一番,此生无憾矣。”</p>

孔颖达看着马周,知道他东拉西扯的想问什么,“俺受颜祭酒所邀,前去讲学,倒是没想那么多。”</p>

马周立即举杯敬了他一杯,然后才道:“颜祭酒文名甚盛,又与博士等人相交,由他主持晋阳书院,正是得人,只是不晓得那边近况如何?可能比得上长安书院否?”</p>

李氏兄弟都竖起了耳朵,书院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神秘的所在,别说晋阳书院了,便是近在咫尺的长安书院,他们也不曾涉足过。</p>

面对马周的探问,孔颖达失笑,“文皇帝时曾广开学堂,效汉时之举,摒弃诸家,独崇儒术,吾辈受惠深矣,可惜半路而夭,无所建树。</p>

今朝廷重又办学,气象又自不同,吾辈能稍助其事,实乃平生所愿也……”</p>

这话明显不是说给马周听的,而是李氏兄弟,有着很浓的前辈训导的意味。</p>

话音转过来,才是说于马周来听,“祭酒主持的长安海事学院与书院并不相类,何必计较于此?”</p>

这话说的比较委婉,换个直接一点的说法,那就是长安书院或是晋阳书院办的好不好,关卿何事?</p>

马周听明白了,却也不恼,只是嘿嘿一笑道:“殊途同归罢了,为国养育人才,何分彼此?</p>

前些时李祭酒去职,俺也心有戚戚,更觉当以此为鉴,不能重蹈覆辙,博士身在国子,不知办学之不易。</p>

今日偶遇于此,俺倒是想向博士讨教一番,如何才能让入学之生员一心向学,学成之后又能存心报国,以天下为己任,别要沦为那种只为富贵的蝇营狗苟之辈。”</p>

这话就有点意思了,孔颖达正色道:“正是此理,当年文皇帝开办学堂,太过匆忙,所任非人,深有其弊。</p>

祭酒存心深远,切中要害,孔某方才言语孟浪,多有得罪,还望祭酒莫要见怪。”</p>

怎么就孟浪了?怎么就得罪了?那兄弟三个懵懂的看着这两位,满头的雾水,却还不知道他们见证了历史。</p>

到了这会,马周也不讳言,笑着道:“博士言过了,俺这两年兴办学院,感触良多,今日总算堪堪有了些模样,与人相较之心不多,只是觉得前路漫漫,未有凭依而已。</p>

所以有意上书朝中,以办学为题,做一篇文章。</p>

即便今日未遇博士,改日也当前去拜访求教。</p>

博士也晓得的,俺出身微末,欲要遍访贤达,往往会被人拒之于门外,博士乃文坛大家,相交之人尽非俗类,可否与俺引见一番,玉成此事?”</p>

孔颖达听了,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便庄重一礼,来了一句经典的台词,“固所愿也,不敢请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