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4章归人(2 / 2)

北雄 河边草 0 字 2023-01-21

而朝廷在解决人们吃饭问题的同时,也必将大力发展纺织业,为此在近两年将会出台很多政策。

一个就是研制新的纺织材料和工艺,棉花的出现带了个好头,同时也没有忘记传统的麻制品,作为棉花的补充,另外还有丝绸,那是正经的高端产品。

有了这几样,其实就很齐全了,剩下的就是研制更加先进,效率更高的纺织工艺的问题,这是太常寺和匠作监的事情。

剩下的就是怎么让女人从农业中脱离出来,哪怕是脱离出来一段时间,进行纺织活动也是可以的。

李破当时就想到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不用什么承包责任的,只需把几家农户联合起来,共同进行生产,他们自己自然而然便会进行最优的人员配置。

只要几家几户能腾挪出一个小的纺织作坊,生产效率低一些都可以接受。

这些朝中还在商议之中,从现有的人力来看,从田亩制度中其实也能寻找到一些办法,就是给农民减轻负担,让他们干点副业来补贴家用呗。

不过朝中对此也是小心翼翼,任何有可能触动农业生产的事情都不是小事,一些保守的官员更是秉持宁可不做,也免得伤害到粮食产出,动摇江山社稷的原则,对很多事都予以反对。

李破就很烦这样的意见,当初杨广执政的时候都干嘛去了?隔上几天就拉着那么多人去游行,时不时的还要广征民夫做这做那,那会你们反对过吗?

还是说你们不敢反对杨广,就敢来与朕为难,当朕好欺负是吧?

反正策略是这么个策略,可困难之处着实不少,需要仔细进行规划,李破觉得也许只有海易之事渐渐兴盛起来,调动起商人和手工业者的积极性,此事才会有所眉目。

当然了,到时困难依旧不少,还是那个道理,所谓过犹不及,农业是大唐的基础,不能让商人们乱了局面。

…………

宇文玉波埋头疾驰,对道路两边的平和景象视而不见,这种景象一路过来看到了太多太多,让她几乎怀疑中原是不是经过了一场战乱,大隋又是在什么情况下灭亡的?

渐渐的她也麻木了,山山水水,见到的各类人物,其实也就那个样子,和她离开的时候好像没什么区别。

普通人到不了她的面前,官员们的官服换了式样,却言必称大唐,头顶上飘扬的还是日月星辰旗,只是改动了一些。

听说大唐皇帝当年本就是大隋的戍卒,看来有些“念旧”?

这些对她来说都不算什么,谁当了皇帝都比该死的杨二强,亏了大家还是亲戚,却把她家杀了个干净。

若非换了皇帝,不然她此番归来岂不是自投罗网?

家里没了人,她也就没了什么牵挂,反正她去高昌都二十年了,家中一直也没什么音讯,感情早已澹薄,稍微伤心一下已是极限,远谈不上什么悲痛欲绝。

如今的她孑然一身,反而没了那么多的顾忌,只要讨好了大唐皇帝,能拿到她该拿的东西就成。

这些天她仔细打算了一下,更改了一下目标,她想彷效麴伯雅,在大唐住上两年,看看情况再说。

西域现在太乱了,突厥人杀成了一团,也就是她见机的早,不然就麴文泰那个废物,肯定是扔下高昌偷偷熘走,哪会让她跟随在身边?

…………

“殿下,前面就是长安旧城所在……”

奔驰当中,长孙无忌遥指前方说道,中气挺足,看来是缓过来了,而且自从到了扶风之后,这厮殷勤了许多,也不知道是不是许延族跟这厮说了什么?

当长孙家的狗崽子想要和你亲近的时候,还真让人生不出多少反感,从扶风离开的一路上,长孙无忌开始鞍前马后的安排了起来,时常还会指指点点的给她介绍沿途风物。

再加上他对大唐朝廷的事情洞若观火,很快就扭转了宇文玉波对他的观感,觉着长孙家的狗崽子倒也没有那么不堪,身上还是有不少优点的。

远远的,长安旧城的身影出现在了地平线上,好像一个孤零零的巨人,躺在了渭水之畔。

宇文玉波带了带马缰,让疾驰的战马渐渐缓行,队伍的速度一下慢了下来。

宇文玉波直起了腰杆,就算是在扶风歇了歇,也不足以洗去几千里路程积累下来的疲惫,她觉得自己的腰都快断了一样。

“终于是回来了啊,旧城以前还有俺家的府宅呢,当年炀帝西巡张掖的时候经过此处,俺在别院中住了两天,不怎么方便,取水吃的时候尤其困难……”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