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红利(2 / 2)

辛亥军阀 青史尽成灰 4189 字 2019-12-01

加上上一次总计抓到了一千多名俘虏,在汉阳铁厂之外也留下了三百多具尸体,这场冲突算是收场了,不过外交博弈才刚刚开始,曰本国内得到曰本海陆两军都在武汉折戟沉沙,还被俘虏了上千人的消息之后,民众也都沸腾起来,纷纷走上街头,要求更大规模的惩治支那,让支那承受帝国的怒火。

曰本民众沸腾,同样更加沸腾的是中国民众,曰本一直图谋中国的钢铁工厂,想要掠夺中国的资源,现在被英勇的川军和鄂军击败,这些曰本人不不道歉,还要叫嚣继续战争,简直是蛮横无理,中国民众,尤其是各地的学生也都走上街头,开始声援中国政斧,要求拒绝曰本的一切条约,同时向曰本提出赔偿,保证不再侵犯中国利益。

与民间的沸腾情况不尽相同,无论是各国列强,还是曰本中国高层都呈现出一种不正常的平静,道理也很简单,协约国和美国都希望远东能够维持稳定,保证他们的经济利益,集中全力解决欧战问题,在这种关头实在不能够分神。

而曰本也有这种想法,曰本财阀已经尝到了战争带来的甜头,一战不尽能够让曰本摆脱巨额债务,还能够让曰本的工业飞速发展,技术也能够迅速提高,这正是曰本增强国力的最好机会,实在不宜在这种关头陷入战争之中。

燕京方面,袁世凯巴不得冲突尽快结束,面对曰本的联合舰队,袁世凯实在是有些撑不住了,而四川的乔宇心中也有这种想法,现在和曰本拼命四川固然能够守住,是沿海地区怎么办,这里也都是自己的同胞,让他们承受战争的威胁,四川偏安内陆实在是做不到。

而且四川现在的军礼固然能够让曰本受到惨重的损失,是还没有能力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只会把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家底全部败光,那就得不偿失了,正是出于这种默契,各方都不准备将事态扩大。

英国公使朱尔典,美国公使芮恩施两个人牵头,经过仔细协调,初步达成了一个和解协议,四川方面尽快交还曰本俘虏,曰本在二十一条之中取消损害四川方面利益的条款,保证不染指汉阳铁厂,放弃武汉到南昌的铁路权力,曰本要保证长江航道的安全,绝对不能够干涉长江航运。

同时美国也向曰本做出了保证,美国放弃对四川的生丝扶持计划,而曰本和北洋政斧的二十一条则继续谈判,不过列强要求曰本谋取的利权必须通报各国,不准独吞。

这又是一个妥协的结果,毫无疑问北洋政斧再次被出卖了,四川凭借着自己的力量守护住了自己的利益,而软弱的北洋只能够继续承受曰本的高压,任由曰本获得各种权力。

主要的问题谈清楚之后,又在细节问题上开始了扯皮,总之谈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最终开始落实这个问题,在这段时间之中王陵基的调查局开始在曰本俘虏之中物色反对曰本政斧的人物,开始收买拉拢,扩展情报组织。

同时按照乔宇的计划从中挑选出几个左派的人物,向他们灌输阶级以及革命的观点,鼓励他们从事革命活动,推翻万恶的天皇制度。

一切都在忙碌之中,曰本的张牙舞爪极大的震动了欧美各国,曰本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国家了,在远东的土地之上,曰本成为了一个下棋的人,扩张野心昭然若揭,更加糟糕的是欧美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阻止这种事情的发生。

扶持一个强有力的代理人就成了必然的选择,乔宇的地位也随着这种心态的产生而水涨船高,法国的技术人员已经来到了四川,开始协助四川升级改造四川兵工厂,经过商讨,四川兵工厂再次被拆分开来,分成了四个工厂,主体还留在成都,其他三座工厂分别建立在绵阳,雅安和叙府,协约国又向渝城钢铁厂提供了一大批技术专利,准许四川生产优质的火炮用钢。

四川有了这些技术作为支持,终于开始动手铸造大口径的重炮,停留在纸面上的重炮部队也变为现实,而且这些武器还要大量出口到俄国,甚至英法,成为四川最赚钱的一个行业,这还仅仅是这场冲突的红利的一部分,战争果然是个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