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睡过头(2 / 2)

“大,大哥!”李红岩有点儿心虚地叫了一声,同时灰溜溜从树杈上溜下来。

“嗯。”李新国抬眼看了看小妹,见她除了眼睛鼻头发红,神情还算镇定,暗暗松了口气,一脸云淡风轻地起身,招呼着,“走吧,我也正好有事去大队部。”

路上,李新国告诉小妹,郑玉书早上不到五点就走了,坐队里的拖拉机走的,是她二哥李新社开的车。

眼看快到大队部了,李新国瞅着小妹仍旧情绪低落,眼圈儿也仍旧发红,到底还是劝了一句:“你也别太难过了,小郑说了,回去看望他娘,只要他娘的身体没有大碍了,他就尽快回来。”其实,郑玉书惦记着母亲,满心忧虑,行色匆匆,根本没有留下什么话。

李红岩眼睛一下亮起来,眼巴巴地看着大哥,问:“他真的这么说了?”

李新国看着满眼希望的小妹,暗暗叹了口气,却还是郑重地点了点头,给了小妹一个肯定的答复:“嗯,就是这么说的。”

紧接着,他又补充了一句:“你不是说你认定他了,那就别胡思乱想,安安心心地,别露出什么来,让咱爹娘瞧出来,为你操心。”

这话既是安慰,也算小小的警告了。

爹娘是疼她宠她,但事关名声、面子,李红岩也不敢确定,爹娘会怎么做。特别是老爹李大河,最爱惜名声面子的一个人,若是知道小女儿跟人谈恋爱,谁知道会不会大发雷霆,然后找个人家,把她远远嫁了也不是不可能。

二姐当初,只是对村里的一个青年有好感,两个人还没什么呢,被老爹知道了,立刻雷厉风行地给二姐找了个很远的婆家,小李家在县城北边十四五里的位置,二姐嫁的人家在县城往南二十多里,离家四十多里。对走路靠腿,连自行车都是奢侈品的村里人,四十多里路很远了,以至于,二姐出嫁三四年了,回家的次数一个手都数的过来。

一想起这事儿,李红岩就觉得头皮发紧,提醒自己打点起精神来,在郑玉书正式上门提亲前,千万不能表现出什么来,让爹娘察觉到。

到了卫生室,林廷辉并没有说什么,只招呼了一句,就安排她去知青点收新的蚕砂。

知青点有好几个是南方省份过来的,懂一些养蚕技术,三年前在公社大队的支持下,建了两间蚕房,种了十来亩的桑田,开始养蚕。

最初的一年,因为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养了两季蚕都不太成功,收获的茧子有限,赔了本儿的。前年和去年,随着经验摸索积累,渐渐有了起色,去年养蚕已经产生了收益,总算不是白搭功夫了。今年春季的蚕养的也不错,收成的茧子不错。如今,养的是秋蚕,已经三龄半了,随着蚕宝宝长大,吃的越来越多,每天出的蚕砂也越来越多。蚕砂晾晒之后,是一味中药,于是,李红岩每天都要去知青点旁边的蚕房里收蚕砂,带回来晾晒,一季蚕结束,再送到县里卖掉。

李红岩答应着,拿顶草帽戴上,拎着一只空筐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