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高考来了(2 / 2)

李红岩这封信寄出去没几天,大队长陈金昌去公社开会,带回了确切消息:恢复大学招生,招生对象为工人、农民、知青、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毕业生。对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首先是知青点的知青们群情激奋起来,村里仅有的两个高中毕业生也有些意动,只是,因为都已经结婚生子,有了牵累,都有些犹豫。

不管犹豫不犹豫,还是要去大队部问问的,一问之下,会议精神居然是未婚的才能报名,结了婚成了家的就算了,安心过日子吧。

能报名,他们可能会想到婚姻和家庭,还会犹豫,这一说不允许结了婚的报名,立刻都不干了,纷纷攘攘地要个说法。特别是66/67两届高中毕业生,也就是俗称的老三届,更是情绪激昂,各种过激行为纷纷出现,眼看要闹出大乱子了。

这些人对高考是有执念的,当年他们考上高中,准备参加高考了,却被一刀切地取消了高考,高考就成了扎在心里的刺。如今,有了希望又再次破灭,就受不了,纷纷崩溃了。

一看这情况,上头又赶紧开会研究,补发了通知,年龄可放宽到30周岁,婚否不限(要注意招收1966、1967两届高中毕业生),这才终于没把好事办成坏事,各地也开始按部就班地展开高考报名工作。

李红岩听到消息后,情绪却莫名地有些低落,她想起大哥的猜测,心中也难免生出一些疑惑,难道郑玉书要空白介绍信,真的是高考报名?那为什么不坦白说呢?她难道会阻拦他报考吗?

这一天晚上回到家,李红岩破例没有吃饭,借口说自己头疼,早早地钻进了自己的房间。

李大河回头看了一眼孩子娘,老两口对视一眼,谁也没有多说。

赵春芝张罗着一家人吃饭,拿起筐里仅有的一个二合面馒头递给当家的。

李大河借过去,随手把馒头掰成四份,两个孙子一个孙女各一份,他自己吃一份。

赵春芝今天让闺女闹得心情不好,忍不住嘟哝一句:“你的胃不好,给你蒸个面干粮你就吃,分散啥分散。”

李大河呵呵一笑,低声对孩子娘说:“你是不是埋怨我没给你?那咱们明天蒸一锅卷子,都吃一顿改改善咋样?”

“家里就那点儿麦子,敞开肚皮吃够吃几顿?不过年了?不亲戚往来啦?哼,吃你的吧!”赵春芝气哼哼怼了当家的一句,好歹算是气平了些,低头吃饭,不再言语。

一顿饭吃得格外沉闷,卫东卫民俩皮猴儿也会看眼色了,格外乖巧。

茉茉还太小,不懂得这些,却一向生性乖巧,还问:“小姑姑不饿么,为什么不吃饭?”